触觉传感器被列为与光刻机、芯片并列的关键"卡脖子"技术之一,可与生物神经系统交互的触觉电子皮肤更是对智能机器人、义肢、人体增强、新型人机界面至关重要。在长三角地区,聚集了全国超过50%的智能传感器企业,同时有一批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正致力于新型智能传感器件的研发。
我们走进东南大学新型显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柔性智能感知实验室。数年来,这里的科研人员致力于解决柔性传感器所面临的三方面的技术难题:如何实现高灵敏度检测、如何提升器件可靠性、如何增强多模信息感知和处理能力。
隐形眼镜传感技术 无线无源的实时连续眼压检测
在东南大学柔性智能感知实验室内,师生们正在使用角膜微形变感知系统,该系统采用感应耦合的原理,在仿生人眼上佩戴隐形眼镜眼压计,手机上实时检测显示。
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年首席教授石琼锋介绍说:“我们在隐形眼镜里植入了线圈传感器,可以实时测量眼压。而外部的框架眼镜也会放置一个线圈,两者产生耦合效应,就可以将数据传导出去,并通过蓝牙等通信方式传输到手机上,以便于随时监测。”那么,将线圈植入眼镜,眼睛会不会有异物感?“不会,因为线圈的材质及厚薄度与隐形眼镜一致,因此不会带来不适感。这种新型隐形眼镜解决了临床上青光眼病变眼压异常波动不易捕捉的难题,对于提早介入治疗有很大的帮助。”
使用这款角膜微形变感知系统,可以帮助用户实现居家、办公、娱乐等场所的实时眼压检测,使眼压检测不再依赖于大型设备和专业的医护人员,帮助用户足不出户实现个人眼压健康的连续检测。
石琼锋说:“国际上一套设备售价750欧元,采用东南大学隐形眼镜眼压计,单对隐形眼镜的售价可以降低到25人民币,同时在使用舒适度、精确度以及稳定性上都具有领先的优势。”
智能电子织物技术 用于舒适可穿戴人机交互
传感器是物联网家居控制中的重要感知单元,为了实现在日常生活中更加自然的人机交互控制,东南大学柔性智能感知实验室科研团队将织物手环设计成为可交互的智能手环。
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魏潇说:“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织物手环实现智能家居控制的实验调试,通过以电子传感纤维为基础构建压力传感单元的方法,可实现对于房间里台灯、音响等家居电器的控制。这里的电子纤维传感器设计为螺旋结构,包装在织物手环内,并通过控制器模块实现与家居产品的交互。”
智能电子纤维手环外观看起来和普通织物手环相似,比由平面和刚性材料组成的商业智能设备穿戴起来更加自然舒适,并且也为智能物联网框架下的人机交互提供了新的器件形态。
多模态超属性电子皮肤技术 助推机器人类人智能感知
东南大学柔性智能感知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在测试所研制的超属性电子皮肤对温度、应变、湿度等多种刺激的响应能力。依靠这种电子皮肤可以实现类人体皮肤的各种刺激感知能力,可用于机器人智能感知和虚拟交互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