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质生产力”无疑将成为一个热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传感器,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之一。它不只是一个元器件,更是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发展的关键核心和技术基础。
在嘉兴经开区,智能传感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方兴未艾。小传感带动大智造的故事正在上演,这也是嘉兴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动见证。
育“鹰”,智造成群
机械手来回转动,抓取、扫码、烧录……走进浙江锐鹰传感技术有限公司自动化车间,公司总经理刘伟指着一条生产线说:“光这,一天就能生产6000个传感器。”
小小传感器,乍看不起眼,但在其绿色外壳下却藏着细如发丝、密密麻麻的金属纹路。在智能生产线上,机械手、AGV小车等正是靠着这些传感器进行信息传递。
刘伟是一名控制器研发工程师,在长期运用进口传感器时,总是遇上各种问题。怎样才能打破进口垄断,实现传感器国产化?2017年,刘伟带着他的5人研发团队进驻嘉兴经开区,开始创业。
2020年,在国外品牌芯片断供、国内自主芯片难以支撑的背景下,早有充分准备的锐鹰传感逆势而上,当年产量增长4倍,次年销售额首破亿元。如今的锐鹰传感,已成为高精度直线和角度传感器完全国产化领域的重要供应商,其主导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超30%。
年产值从120万元攀升至1.8亿元,公司规模从300平方米拓展至5000平方米,锐鹰传感仅用6年时间就实现高飞。“当前,我们正对标西克(sick)工业传感器,探寻更大的发展空间。”刘伟相信,在不久的未来,锐鹰传感在500米半径范围内就能找到新的客户。
以技术赢得市场,发力的是企业,给力的是环境。
当前的中国正全力向技术密集、知识密集、信息密集的智能制造领域迈进。作为嘉兴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嘉兴经开区“两业融合”发展成效显著。先进制造业携手现代服务业共同打造的智造名片不断被擦亮,一大批优质企业汇聚,一系列新兴产业崛起。
2023年,嘉兴经开区智能制造产业实现产值500.29亿元,同比增长13.1%。
实际上,在嘉兴经开区,智能制造产业不仅有实力,还有特色。
在汽车零部件领域,全国每10个轮胎就有1个来自辖区企业韩泰轮胎有限公司;全球领先商用车重卡变速箱供应商、全球500强德国采埃孚集团在辖区设立亚太区最大工厂;德国海拉灯具在辖区设立全球单一最大生产基地,是特斯拉、大众等著名车企车灯供应商。
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嘉兴经开区拥有号称注塑机行业的“劳斯莱斯”——克劳斯玛菲,以及哈挺机床、凯柏机床、丽驰精密、永佳精密等一大批高端装备和关键零部件生产商。
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焜腾红外、凯晟动力等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云集于此。光电传感器、磁电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和MCU电控芯片、RFID身份识别芯片、氮化镓射频功率芯片等各类核心技术产品创新推出。
统计数据显示,嘉兴经开区现有智能制造产业领域企业125家。
聚“磁”,携手共赢
初春时节,走进浙江长三角高层次人才创新园(以下简称“高创园”),12幢新落成的独栋式办公楼造型各异、错落有致,玻璃落地幕墙在阳光下折射出夺目光彩。
作为高创园加快构建全链条创新孵化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新一批办公楼也将为高端人才创新创业和高科技企业集聚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
“园区始终围绕着总部经济和数字经济两大方向,重点引进了智能平台服务、IC设计、工业互联网、智能传感器等产业相关的550多个项目入驻。”嘉兴经开区产业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庄林毅介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