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刘彦波看来,浙大中控、北京和利时等国内企业生产的传感器,用起来并不比日本横河、美国霍尼韦尔等国际巨头的产品逊色多少。不过,某些特殊部件,如需要耐高温高压的传感器,国内产品的可靠性、稳定性还有是些差距的。但我认为这不完全是技术水平的问题,传感器生产企业应该在管理、品控上再多下功夫。
对于当下的智能制造而言,传感器已经不仅仅是采集数据的眼睛和耳朵,更是高端制造、流程控制、联网操作的大脑和心脏。赛迪智库集成电路产业研究所副所长林雨指出:“不同行业间的差距非常大,对于石油化工等流程工业来说,需要用到的新型高端工业传感器较少,但在高端制造领域,传感器的国产化率还很低。”
高端新型工业传感器尚难摆脱进口的“魔咒”
今年年初,我国首个面向工业4.0的智能工厂解决方案和示范生产线诞生。该方案以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自主研发的WIA-FA技术(目前世界上唯一面向工厂高速自动控制应用的IEC无线技术国际标准)为支撑,融入一系列前沿核心技术,有着极高的灵活性和智能化。但就其应用的传感器而言,主要还是进口产品。
“在航天、军工等领域,为了做到自主安全可控,可以不计成本地生产研发、生产部分高端传感器。但是应用到工业领域,目前阶段还是采购进口产品比较划算。”相关负责人透露,“高端电机、视觉、力觉等高附加值的传感器我国还不能大规模生产,只能依赖进口。为了追求整个系统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又连带许多传感器也要使用进口产品。”
从《<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中,可以看出些许端倪。智能制造核心信息设备位居十大重点领域,其中新型工业传感器在2020年的近期目标是,将智能型光电传感器、智能型接近传感器、中低档视觉传感器、MEMS传感器及芯片、光纤传感器的市场占有率提高到20%。
“工业传感器,是考验一个国家工业体系是否完善的关键性因素。”曾经为国内多家主流汽车、家电、机床等生产企业提供过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杨超对此更有发言权。“工业机器人也好,生产线、反应容器、数控机床也好,智能制造的标准化设备和非标准化设备的基础都是由很多传感器共同集成的。”杨超告知,“早期,我国智能制造设备大都是从国外进口,造价很高。后来国内设备企业引进、消化之后,实现了自主生产,但是为了选型的方便以及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传感器一般还是采用原厂的产品。”
“这些进口传感器的价格自然不菲,比方说德国SICK的一对激光监测传感器就要7~10万元。不过,和整体设备的价格相比,还是占比较少的份额。”杨超说,“实际上,应用比较广泛的进口传感器,如邦纳、欧姆龙的视觉模块,宜科、菲尼克斯的编码器,也有类似的国产产品。但是相对于民用来说,工业环境对传感器的要求更高,从稳定性、精度、运行安全等多方面考虑,我接触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中,传感器的国产化率还是很低。”
众望所归:智能制造传感器需提高国产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