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消费电子等民用领域相比,用于智能制造的工业传感器在精度、稳定性、抗震动和抗冲击性方面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工业控制要确保零误差,传感器不仅要能实时通信,还要足够精准,像民用领域的‘丢包’是绝对不能容忍的。”林雨表示,“传感器应用在不同的工业领域,对其能耐受的温度、湿度、酸碱度也有不同的个性化要求,功耗和尺寸也会受到严格限制,比方说零下60℃极端环境就是个极大的挑战。”
工业传感器不仅性能指标要求苛刻,种类也非常繁杂。据杨超介绍,从功能上来说,工业传感器分为光电、热敏、气敏、力敏、磁敏、声敏、湿敏等不同类别。以工业机器人为例,其中涉及的几种重要传感器包括:三维视觉传感器、力扭矩传感器、碰撞检测传感器、安全传感器、焊接缝追踪传感器、触觉传感器等。
面对复杂现状,我国智能制造传感器的国产化应该从哪里切入?新松机器人中央研究院院长助理杨奇峰向记者建议,不要追求大而全,而是应该针对具体应用需求,集中优势研制一类传感器。“以我们需要用到的一款力觉传感器来说,单个价格就高达10万元。”
杨奇峰说,“力觉传感器是用来检测机器人自身力与外部环境力之间相互作用力的传感器,诸如此类在工业机器人上需要用到的新型传感器还很多,目前虽然没有大规模应用,但是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尚未成熟的细分市场,我国企业机会更多,不妨提前布局。”
同时,智能制造正定义出一个利用MEMS技术的新型工业物联网领域。林雨表示,工业物联网推动的MEMS工业应用将带来巨大的新兴市场,博世、意法半导体、楼氏电子、应美盛等国际MEMS龙头企业都已经瞄准了这一应用领域。
“实际上,我们也不能仅仅把眼光局限于传感器的生产本身。”林雨提出,“对于硬件来说,工业传感器的应用软件同样重要。当下而言,着眼于产业生态的整体布局更具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