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已经达到7.24万台,同比增长了34.3%,仪器仪表产业规模日益扩大。下一步,要推进机器人仪器仪表产业迈向中高端,辛国斌表示,第一是要推进创新。进一步整合仪器仪表产业的创新资源,推进建立机器人创新中心,提高仪器仪表产业创新能力。第二是要补齐短板。突破仪器仪表产业发展的瓶颈,重点支持机器人仪器仪表产业关键零部件质量及可靠性能的提高,进一步夯实仪器仪表产业发展基础。第三是开展机器人试点示范、推广应用。推进机器人在新兴仪器仪表产业与传统制造业领域的应用。第四是培育人才。进一步实施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加大对机器人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继续办好全国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大赛。
“智能制造是振兴实体经济、加速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我国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制造业国家,但是更多表现为中低端产品的庞大产能,粗放式的产能扩张难以为继。而智能制造的发展,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与产品附加值,缓解我国制造业日益高企的人工成本问题,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全国政协委员王鹤龄表示。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邓中间翰也指出,我国应高度重视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大力开发人工智能芯片并形成标准,让新一代人工智能成为信息时代创新驱动的引擎,进而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加速度。
第二,以创新激发活力,助推中国制造迈向中高端。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推进中国制造迈向中高端的重要手段。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创新”无疑是高频词。“依靠创新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与结构优化升级。”“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要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人力人才资源为支撑,加速创新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改造提高传统动能,推进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仪器仪表产行业迈向中高端水平。”……
“美国超过70%的创新源于制造业。中国也大体如此。提出制造强国,不是简单扶持哪个仪器仪表产业,引领哪个技术,而是强调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激发创新,用创新带动国家竞争力的提高。”工信部规划司副司长李北光认为。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宋晓刚表示,无论是引入技术还是自行创新,最后还是要看有没有掌握核心技术。通过引入技术可以加速掌握核心技术的步伐,自行创新的前提是在引入的同一时间,投入力量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更多创新,因为引入的往往并非核心技术。
不少专家的观点与此类似,他们认为,很多高端行业的技术是买不来的,即使通过并购获得先进技术,并购后的整合还需要一个过程,能否水土适应,能否内化为自身的东西还有不确定性。因此,中国制造一定要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增强与国际一流企业的全面对标,增强关键领域与核心技术的自行研发,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应用。
第三,培育“中国工匠”,打响“中国品牌”。
人才是制造强国的根本。要不断提高人才服务先进制造业发展的能力,强化工匠技术,健全多层次多类型人才培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