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内容:以我国新发和重要食源性疾病为研究对象,阐明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嗜盐性弧菌、非伤寒沙门氏菌感染的高危人群、高危食品的分布特征,探索食品和病人分离株的分子流行病学关联,建立暴发识别和溯源技术,升级完善我国食源性疾病分子溯源数据库和网络平台(TraNetChina);综合利用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生物信息学、信息化技术,研究我国常见食源性疾病病因特征,建立食品归因分析模型和统一的食品分类框架及分类语义库,实现多源数据的整合;采用数据挖掘、语义分析、分布式存储和流计算框架等技术,研究食源性疾病的传播规律和风险预警技术,构建基于大数据平台的食源性疾病传播流行规律预测预警模型,建立疾病暴发风险因子评估机制,通过对散发病例的食物同源性、时空相关性以及食品生产加工与物流等关联性分析,给出食源性疾病暴发的风险预警指数,实现数据驱动的紧急响应。
考核指标:阐明不少于5种重要食源性疾病的传播机制和病因特征;建立不少于10项食源性疾病诊断和调查的标准方法(送审稿);构建不少于5个食源性疾病溯源分析数据库(总库容量不少于5000条)和不少于1个标准化分类词库;完成标准化基因序列分析功能模块不少于1套;建立不少于6种重要食源性疾病的食品归因分析模型和风险预警模型;建立基于多元监测数据融合、归因和关联分析的食源性疾病大数据分析和预警平台不少于1个,实现自动预警食源性疾病;食源性疾病致病微生物分子分型溯源网络应用于15 个省150 个地市进行食源性疾病同源病例关联、暴发早期识别、溯源和预警技术和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同时以案例方式开展食源性疾病监测示范。发表SCI论文不少于30篇;软件著作权不少于10项。
实施年限:2017-2021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有关说明:本项目需要医疗机构参与。
2.4监管应急关键技术研究
2.4.1食品安全风险分级评价与智能化监督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