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产业链上看,红外测温仪一般由光学系统、光电探测器、信号放大器及信号处理、显示输出等部分组成。其中,中游为产业核心环节,上游为产业制约环节。
其中,上游企业集中在东部地区,中下游企业相对分散。报告指出,我国红外体温检测仪产业链上游企业集中在东部地区,中、下游企业分散在全国多地。除广东省外,江苏省也是产业链上、中、下相对集中的省份。
在产业链上游中,虽然企业总量上广东省最多,但江苏省相关企业的质量最好。TOP10企业中,江苏企业占5家。分企业性质来看,相关民营企业发展势头最好,发展质量也不断提升。
在产业链中游,全国共有30家红外体温检测仪生产企业。其中,深圳市是拥有红外体温检测仪制造企业最多的城市,共有6家,占据全国20%的比例。
值得注意的是,中游企业中,TOP10企业中有7家都是上市企业。
复工难涉及两大问题,上游原料是最大制约
报告指出,红外体温检测仪作为防控疫情的重要设备,市场需求陡增。虽然理论上我国目前的产能能够满足市场需求,但实际上各大红外体温检测仪厂商复工需要至少解决两大问题。
一是产业链复杂,部分核心上游材料供给不足或不及时。2003年SARS疫情爆发时,国内红外体温传感器100%依靠进口,国内红外体温检测仪厂家无法分配到传感器,市场供应严重不足,导致红外检测仪无法广泛用于SARS防控。虽然当前我国红外体温检测仪组件技术获得了跨越发展,仍有关键物料无法自给。这就导致模组供应商面临PCB、进口物料短缺等问题,进口物料报关速度缓慢,将大大延迟交货日期。
二是人员召集难、政府复工许可批准难。疫情导致多地封城,春节假期延长,部分地区的企业复工时间甚至推迟到2月10日。在这种情况下上游供应商很难临时召回员工。同时,疫情期间需要得到当地政府批准才能开启生产工作,各地政府对于企业提前开工的谨慎程度各不相同。
报告为此提出三条建议:
①厂商可启用部分产线,就近召集部分员工返岗;
②为防疫物资相关企业及配套企业复工搭建统一的临时申请平台,加快企业复工审批;
③确保产业链成员及早归位,加速相关国外物料进口报关速度。
附:重点原材料供给企业与生产企业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