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仪表是信息产业的源头,是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智能化的关键技术手段和支撑,对国家科技、工业、民生发展和经济社会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性、基础性作用。”全国人大代表、四联集团董事长向晓波如是说。
中国四联仪器仪表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向晓波
仪器仪表是典型的跨学科技术密集型行业,尤其是高端产品技术攻关、技术突破难度很大,国内骨干企业一直在不懈努力,取得了一些成果,如高精度智能仪表及控制系统,但部分领域仍差距巨大,如尖端科学仪器。由于仪器仪表所涉学科门类众多,其产品发展仅靠企业或企业自发联合相关高校、科研院所攻关是不够的,需要形成更有力度、更有效率的工作载体和机制,整体联动,高效协同,支持行业发展及企业技术进步。
“目前,我国缺乏高层次仪器仪表研究院这样的应用技术创新平台。”向晓波强调,中国工程院作为我国工程科学技术界最高荣誉性、咨询性学术机构,主要职能是组织院士开展战略咨询研究、为国家决策提供支撑服务,不像中国科学院那样有诸多下属研究所;而仪器仪表学会和仪器仪表行业协会是由科技工作者或企业家自愿组成的学术性或产业性团体,是一种较为松散的交流平台,并不承担实用性研究。因此,当企业遇到具体问题时,虽不缺乏讨论、交流的渠道,但却缺乏及时、有效的具体帮助并形成解决方案。如果能由中国工程院领衔搭建国家层面的应用技术创新体系,一方面整合利用一部分现有研发机构和资源,另一方面按需新增一部分,设立分行业的高层次应用技术研究院(所),希望考虑设立仪器仪表研究院,以应用创新为导向,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专门从事仪器仪表应用技术创新研究。
作为国内仪器仪表行业领军企业的领头羊,向晓波代表显然对成立研究院这事思量已久,对研究院的定位、运行模式、人才培养等都进行了深入思考。
关于定位,向晓波认为,仪器仪表研究院为非盈利科研机构,定位于基础科学研究和工业研发之间,其设立目的是服务企业而非与之竞争,在保持自身科研独立性的同时,应尽可能贴近企业客户的需求,为市场提供具有相当产品成熟度的科研创新服务,既注重快速实践的产学研转化,又时刻密切跟踪行业发展趋势,发展必要的前沿科技以创造一种动态的创新驱动力。研究院以获取企业项目委托能力的大小作为其评价标准,通过承担实用性研究任务,真正成为从科技到商业生产转化的催化剂,帮助企业解决创新发展中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
关于运行模式,向晓波认为,政府每年拨付一定比例的基础经费用于研究院各分支研究所的正常运营,此外还可联合企业与高校共同承担国家重大研发项目,但各分支研究所最大的经费来源应为企业委托收入部分。通过这种运行模式,研究院引导各分支研究所健康发展,确保公助、公益、非盈利性质。这种运行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一种兼具实践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平衡,既能让各分支研究所尽可能为企业提供面向实践的科技创新,同时又避免应用科学研究本身完全以市场和产品为导向,借此保持一定程度的科研独立性,以期保障对高风险、研发周期长的前沿技术的投入。
关于人才培养,向晓波认为,依托仪器仪表研究院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为企业定向培养工程硕士、博士等高层次人才。目前国内以高校为主的工程硕士、博士培养体系大多停留在导师能拉什么项目,学生就做什么研究的传统模式。现有高校或研究院偏向于基础研究,导致工程硕士、博士培养存在先天性“偏科”,企业每年花费大量精力和财力招进来的高层次人才还需要较长周期的“二次培养”,且大部分工科博士也不愿意到待遇和环境不占优势的制造业就业,这就造成高校和研究院的招聘门槛逐年提高,但急需高层次人才的企业招不到人才或留不住人才的尴尬局面。通过仪器仪表研究院联合企业定向培养急需的工程人才,不但可以为解决企业高层次人才需求提供新的途径,而且有利于不断充实具备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进行工程技术创新以及组织实施高水平工程技术项目等能力的专业型工程人才队伍。(记者 庄冠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