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政策解读 » 正文

解读:电力改革不断下 我国的市场经济模式变化点


  来源: 仪器仪表商情网 时间:2015-10-08 作者:Stanford
分享到:



仪器仪表商情网讯:通过改革开放,我国形成了经济增长的“中国模式”,这种模式并非一成不变,而要根据国情变化不断调整和创新,在应变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当前,资源与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中必须要面对的关键问题,迫使社会转型向环境友好型与节约型社会看齐。同时,经济重心逐渐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过渡转移,第三产业的增加占比总体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从电力消费结构来看,尽管第二产业的电力需求仍然占较大比重,但从近几年的趋势看,第二产业的电力需求占比在逐渐下降,而第三产业电力需求量占比正逐步提高,而这与经济重心的转移是匹配的。从二产内部看,钢铁、水泥等高耗能行业产能已经饱和或达峰,而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等是二产的新增长点。就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的趋势来看,研判未来二产电力强度呈加速下降趋势,而三产电力强度则受交通电气化和办公自动化的发展呈降速上升趋势。
     截至目前,我国用电负荷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及珠三角地区。从用电结构来看,工业用电量占比从1990年的78.22%下降至2012年的72.81%,生活用电占比从1990年的7.72%上升至2012年的12.50%。从生活用电情况来看,东南沿海发达地区人均生活用电达到700kWh左右;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人均生活用电量已达790kWh以上。2000年至2013年间,全国居民生活用电量维持年均增速10%左右,北京、广东等发达地区人均生活用电量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增速相对缓慢。未来10至15年是我国完成由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跨越的关键阶段,根据北京、广东、上海的经验,此阶段居民用电增速有显著放缓的趋势。
       综合上述分析,“十三五”电力需求将步入中速增长期,年均4%左右;2020年后会进一步降速到3%以内;2030年后将进入1%左右的饱和低速增长阶段。
       电力规划思路必须调整
       一直以来,电力部门主要通过单纯增加发电装机容量满足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这种发展模式急需调整。
第一,节能是最重要的能源资源,欧美国家已普遍实现电力能效每年节节电1%以上的目标。而我国一方面在规划层面上未将能效作为重要资源纳入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电源的快速扩张;另一方面,能效政策实施力度也显著不足。当前,电网公司每年完成上年电量和最大负荷0.3%的节电目标,与欧美发达国家相去甚远。因此,“十三五”期间,应把大力落实能效政策作为优化电力行业发展的重要措施。首先,电力规划应以“节能优先”为原则,把能效资源纳入电力综合资源战略规划。其次,如果实际电力需求增速超出预期,可在能效领域挖掘潜力,最终达到能效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0.6%—1%的目标。
       其次,以煤电为主的规划思路需要根本性的调整。燃煤发电在我国始终占据着绝对优势,不仅是因为资源禀赋带来的经济成本优势,还因燃煤发电机组具有稳定可控的出力特征。不可否认,作为主力电源,煤电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巨大,而当前环境代价日益凸显,温室气体峰值约束日益强化,而可再生电力、气电的经济性有望大幅改善,有必要从根本上调整各类电源的定位,特别是要在新增电源中优先发展清洁能源,煤电的位置应由一直以来的“主力”调整为“补充”。
       最后,尽管国家政策不断向清洁能源倾斜,但弃风、弃水、弃光等问题仍十分突出。2014年并网风电平均利用小时1905小时,同比减少120小时。吉林和甘肃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低于1600小时,均亏损运行。      

关键词:    浏览量:646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让制造业不缺测试测量工程师

最新发布
行业动态
政策法规
国际资讯
仪商专题
按分类浏览
Copyright © 2023- 8617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州德禄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电话:020-34224268 传真: 020-34113782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033号

粤ICP备160220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