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及国家文物局日前发布《关于组织申报2015年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化及应用示范项目的通知》,重点推动文物专用仪器仪表产业化发展,以提升我国文物保护水平。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拥有大量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价值的文物。据统计,我国现有各类博物馆3000余家家,各类馆藏文物也达到了3000多万件,不可移动文物达到70多万处。
然而,这些难得的艺术珍品,数百年来,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破坏,都遭受着不同程度的破坏。并且目前文物保护中,高端装备几乎完全依赖国外进口,国产专用装备缺乏、适用性差、集成度低,装备的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技术水平低,产品质量和可靠性参差不齐。
文物保护存在必要性和迫切性。为此,在《中国制造2025》的指导下,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及国家文物局办公室近日发布《关于组织申报2015年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化及应用示范项目的通知》,决定利用现代装备显著提升我国文物保护与利用水平。
根据通知,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化重点实施示范项目主要为高端仪器仪表。包括:
一、文物专用高/超光谱成像设备
其应用400nm~2500nm波段可见光-近红外高光谱/超光谱成像技术,实现对文物的光谱信息和空间信息同时获取;同时构建相应的光谱数据库,配套相应分析软件和光谱图像处理软件,形成文物分析专用高光谱/超光谱成像系统。可满足馆藏文物材质、结构、病害无损检测和多参数同时分析的需求,为文物价值认知、鉴定、病害分析、保护修复效果评价提供高效、无损分析手段。
产品(技术)关键指标:面成像,电控调谐滤光片分光;覆盖光谱范围400nm~2500nm(分为400nm~1000nm,900nm~1700nm,1500nm~2500nm3个工作波段),光谱最优分辨率5nm;图像动态范围16bit,图像分辨率2048×2048(400nm~1000nm)、640×512(900nm~1700nm)、320×256(1500nm~2500nm),最大帧频20fps(全画幅);镜头接口为商用NikonF接口;具备大面积全谱漫反射光源;具备便携式和固定式两种类型;可根据用户需求配备偏振成像模块和立体成像模块;配备满足文物高光谱数据分析需求的智能分析模块,使数据分析处理后台化,支持多种格式的数据源,数据类型,如TIFF、BMP、JPEG、DICOM和DXF等常用数据格式,以及自定义二进制和ASCII格式的数据;配备专用光谱图像处理分析软件,也可与ENVI、SPAM、HIPS、SIPS等光谱数据处理软件相匹配适用。建立针对壁画、书画类文物的典型高/超光谱谱库,谱库容量可达3TB以上。
实施目标:设备产能达到10台套/年,项目实施期内完成10个示范应用,实现收入达到1000万元以上。
二、文物保护专用太赫兹成像设备
应用太赫兹波技术,实现对不导电材质文物的非接触式无损性的穿透分析,实现对往来参观游览人员随身携带危险物品等情况的非接触式成像和筛查;构建相应的太赫兹波谱数据库,配套相应的仪器分析软件和图像处理软件。满足壁画等文物内部组分、分层结构及病害的内部层析成像识别的需求,解决重要文物保护场所中合作或非合作往来人员危险品及文物携带等问题。
重点任务包括:
1、文物保护专用太赫兹波谱层析成像仪
产品(技术)关键指标:基于飞行时间谱技术,研制用于文物鉴定和保护的太赫兹波谱层析成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