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专访 » 资深专家 » 焦点人物 » 正文

新华财经专访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欧阳劲松

发展科技仪器,共性技术机构作用日益凸显


  来源: 新华财经 时间:2023-05-30 编辑:清风
分享到:



新华财经北京5月29日电(卢德坤)为深刻理解落实中央有关指示精神,在中关村论坛举办期间即将举行高端仪器创新发展论坛之际,新华财经就新时代如何落实总体要求、推动科技仪器创新发展,独家专访了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欧阳劲松。


(SAC/TC124副主任委员、仪综所欧阳劲松所长,图片来源: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官微)


新华财经:如何充分认识科技仪器在现代化强国建设中的不可替代性?


欧阳劲松:科技仪器是新时代赋予仪器仪表的新使命新要求,科技仪器的主要内涵仍是仪器仪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强国,离不开科技仪器的基础支撑。建设制造强国离不开工业自动化测控系统与装置,建设科技强国离不开各类实验分析仪器,建设质量强国离不开计量仪器,建设航天强国离不开导航仪器,建设交通强国离不开运输设备用仪表,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离不开电子通信测试仪器,建设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离不开教学专用仪器,建设农业强国离不开农林牧渔专用仪器,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气象海洋仪器,建设健康中国离不开医疗仪器,建设美丽中国离不开环境监测仪器。仪器仪表是工业生产的“倍增器”、科学研究的“先行官”、军事上的“战斗力”、社会生活的“物化法官”,这四句话精辟地概括了仪器仪表在国民经济发展、科学技术研究、国家安全保障和社会综合治理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我国仪器仪表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已建立了门类较为齐全、体系较为完整的产业技术体系,中低端产品领域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未来需借鉴国际仪器仪表强国的经验和做法,持续加大产业政策支持力度。


新华财经:目前国外支持仪器仪表产业创新发展的相关政策力度如何?


欧阳劲松:发达国家和地区非常重视高端仪器的自主创新,制定了一系列长期计划并投入大量资金予以支持,以确保其在科技前沿领域的长期竞争优势。


美国在支持高端仪器方面的投入渠道多、力度大,各类仪器创新通过相关联邦机构进行分类资助。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能源部(DOE)、国防部(DOD)等都有固定的仪器设备支持专项。美国对仪器仪表的资助分为创新性方法、系统研发和产业化三个阶段,后两阶段都只资助企业,且资助强度是创新性方法的10倍以上。


英国国家研究与创新署(UKRI)2022—2025年研发预算超过250亿英镑,其中“基础设施基金”(Infrastructure Fund)专门用于提供尖端的科研手段,保持英国作为科研与创新大国的地位,如1.2 GHz核磁共振光谱仪、超高场(11.7 T)人体磁共振成像扫描设施、下一代放射治疗离子束基础研究、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器、超快激光和红外光谱仪等。同期,英国国家测量体系研发预算为3.75亿英镑。


日本把高端仪器研发作为提升本国科技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制定实施了“先进测量分析技术与仪器开发计划”,投入大量研究经费,为其摆脱对国外先进仪器的依赖奠定了坚实基础。该计划重点支持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纳米技术)、环境科学、放射线测量和绿色能源等领域的先进测量分析技术和仪器的开发,瞄准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核磁共振谱仪(NMR)、质谱仪(MS)等关键核心技术的研究。部分成果已在全球市场上具有领先甚至垄断地位。


经过长期支持和投入,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形成了“探索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生产一代”战略布局,依靠雄厚的工业基础、技术积累和品牌影响力,引领了世界高端科技仪器市场。尤其在当前国际态势下,高端仪器已成为各国科技竞争的焦点,甚至是互相制衡的手段。


新华财经:当前我国仪器仪表发展面临哪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欧阳劲松:一是正向自主创新能力需要加强,产品质量需要提升。我国高端仪器正向自主创新能力弱,具有竞争力的原创型高端仪器产品相对较少。


二是需要强化自主品牌与市场培育。大多数国际仪器仪表企业都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历史,技术基础雄厚,品牌影响面广,营销市场覆盖全球。我国仪器仪表企业发展历史较短,产品市场重点在国内,品牌培育能力不足,市场认可度不高,需要在政策、市场等方面给予引导和扶持。


关键词: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 欧阳劲松 科技仪器    浏览量:14100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让制造业不缺测试测量工程师

最新发布
行业动态
人物专访
国际资讯
仪商专题
按分类浏览
Copyright © 2023- 8617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州德禄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电话:020-34224268 传真: 020-34113782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033号

粤ICP备160220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