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支持,智能检测装备行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近年来,国家陆续发布《“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 年)》等指导性文件,持续推进智能制造、智能检测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装备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产业,是智能制造的核心工具,我国从政策上支持以智能检测装备为代表的装备行业做大做强,智能检测装备技术、产品和产业迎来大力发展的窗口期。
新兴技术赋能智能制造加速检测装备行业智能化转型。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在制造业运用日益广泛,智能检测装备的感知、处理和通信能力被赋能跃升,正在推动制造业生产检测方式、产线运行模式甚至企业形态发生根本性变革。
产业下游市场需求趋势倒逼智能检测装备提质增效。智能检测装备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医疗、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以及工业电子等领域。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终端产品的定制化、集成化、智能化需求快速增长,倒逼企业在更短的周期内调整产能、更新产品。智能化、集成化的产品也相应要求必须配备生产过程检测,而且要求智能检测装备具备更高精密度、更快速的检测性能。
新华财经:发展智能检测装备是新型工业化建设的重要支撑,产业也面临较大的市场发展机遇。您认为我国智能检测装备产业目前还存在哪些问题?对促进产业健康发展您有哪些建议?
欧阳劲松:与美日欧等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智能检测装备行业起步较晚,业内企业大多规模较小,产业面临技术基础薄弱、高端供给不足、产业体系不完善和应用生态不健全等难题,部分重点行业及应用场景“测不了、测不全、测不准”的痛点难点大量存在,已成为智能检测装备深入发展的关键短板,迫切需要提升供给能力和水平。随着智能检测装备需求日益增加,新技术新产品竞相涌现,产业呈现快速发展势头,为抓住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发展机遇,需要从标准引领、场景驱动、平台服务、集群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快发展。
一是要加快推进智能检测装备标准化体系建设。产业发展,标准先行。标准化作为推动智能检测装备发展与行业提升的重要抓手,是行业精准管理的重要手段,对提高产品质量、提升生产销路、促进市场贸易、增强安全性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积极落实《行动计划》关于研制一批检测技术基本标准、智能检测装备关键技术标准,以及检测装备与软件系统间互联互通标准研制的要求。为更好服务检测装备的智能化升级,建议标准体系定位好技术指标要求的时代属性,针对国产产品“能用但不好用”问题,突出“三性两化”(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智能化、绿色化)等特征性指标,强化环境适应性等装备应用性能技术要求,推动标准体系成为用户敢用愿用国产检测装备的有力保障。
二是要注重智能检测装备与产业上下游同步发展。一方面,场景结合是智能检测装备实用化的前提,当前重大工程和项目场景的环境参数往往趋向极端化,原位实时检测需求迫切,加强检测装备与制造场景的结合,推动着智能检测装备向高精准、高可靠、高环境适应、高集成化方向不断发展,在场景应用中开拓大市场。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注重智能检测装备与上游整合,高精度传感器、工业相机、光学组件等智能检测装备关键零部件也需要重点突破,才能增强智能检测装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三是要加强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共性平台是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培育的“加速器”。智能检测装备技术综合程度高,产品开发和品牌建设周期长,企业体量小,产业分散,涉及管理政策法规多。建议加强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公益服务机构,支撑政府,联合引导制造商和用户牵手,打通供需链条两端,促进政产学研协同,联合开展技术攻关验证,以共性平台强化中试验证能力,尽快推动新型智能检测装备技术熟化与产业化。
四是要推动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向集群化发展。《行动计划》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政府、产业园区和龙头企业建设产业集群促进机构,建议在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完善生态构建和场景应用、加强数字平台建设等方面发力。通过价值链的拆解实现产业链各环节的价值快速变现,针对性地固链强链补链延链,畅通集群协作网络,增强专业化配套能力,强化质量品牌建设,发挥龙头企业带头作用,促进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加强培育优质中小企业,推动智能检测装备产业集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