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25 广州德禄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陈大同于1977年高考恢复之际考入清华大学,是国内首批半导体专业的博士生,其后于1989年留学美国就读伊利诺斯大学和斯坦福大学。1995年和2001年,陈大同分别在美国和中国参与创办了Omnivision(豪威科技)和展讯通信,前者致力于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后者研发出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手机基带芯片,均一度成为全球同行业的引领者。2008年,展讯在美国上市后,他投身风投,领导了一系列集成电路领域的投资。从1978年开始进入半导体专业学习到现今,陈大同见证了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成长以及所处世界地位的变革。中国半
“10年前,人们都想象不到石墨烯有什么作用。但现在已经有很多石墨烯产品出现了,在电池、汽车轮胎、复合材料等领域。我们应该认识到,石墨烯是下一个世纪甚至未来几个世纪都会持续发挥重要作用的材料。”安德烈·盖姆认为,中国应在石墨烯领域投入更多资金进行研究和产业化。安德烈·盖姆为国际知名碳材料科学家、2004年因与诺沃肖洛夫合作发现二维材料石墨烯,是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在2017年新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测试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关乎国计民生,更在国防建设领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亦如电子对抗是在测控技术中测试和控制一体化的典型应用一样,左毅认为,无测试即无控制。当我们穿过散发浓浓节日气氛的园区钻石广场,来到比邻的北京中科泛华测控技术有限公司总部,董事长兼总经理左毅先生就以他从中科院下海创业的故事为轨迹,深入浅出地向我们描绘并演绎出了测控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新图景。
上海热像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FOTRIC热像科技”)事业部副总经理管立虹接受了《仪器仪表商情》、《仪商网》的独家专访。在访谈中,管立虹总经理为读者介绍了FOTRIC热像团队以及FOTRIC的创新产品。
史陶比尔(杭州)公司电连接器事业部经理洪卫刚先生,独家接受了《仪器仪表商情》《仪商网》记者的专访,为测试测量行业,分享了以世界级快速连接技术“MULTILAM”为基础的先进连接解决方案。
仪器仪表行业发展将迈入万亿规模,近年来,哪些品牌经销商拥有持续影响力和增长力,正在变革与重构中脱颖而出?
当《仪器仪表商情》媒体采访深圳市朗驰欣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朗驰欣创)整个过程中,赵松璞总经理(以下简称赵总)都给人一种满满的正能量——豪情满怀,积极自信。听完他详细介绍公司如何拼劲奋斗,吸纳人才,业绩节节攀升之后,让人切切实实感觉到他要将这个公司做大做强,的的确确是胜券在握。深圳市朗驰欣创科
后生可畏!2011年成立的珠海市中科领航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领航)就做出了赶超世界为人瞩目的好成绩,而且雄心勃勃,要让产品夺回被外国品牌占领的中国市场。恰好,这公司的总经理鹿波(以下简称鹿总)也是个三十多岁意气风发的后生。当面对《仪器仪表商情》采访时,鹿总把公司的一个崭新的六合一气体检测仪让我们观
益和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1993年的高精密度与自动化测量的仪器与设备企业,深受业界肯定。24年来它立足台湾,扎根研发,深耕大中华地区,其生产的产品基本都能和国际大品牌有所抗衡。面对《中国制造2025》所带来的机遇,益和掌门人周铭昌先生有一番自己的感悟和布局。
刘先林是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是著名的的摄影测量与遥感专家。毕生致力于测绘仪器国产化,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他曾用很少的科研经费,填补多项国内空白,为国家节省资金2亿多元。他打破了中国数字航空测量仪器领域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局面,改写了中国航空摄影测量采用胶片的历史,推动中国测绘从传统技术体系向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的跨越式发展。将中国测绘仪器研制水平推进到世界先进水平。
仪器仪表行业的老牌企业"胜利仪器"创立于上世纪80年代;深圳市驿生胜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胜利仪器”)在业界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30多年来,即便市场状况有所波动,胜利仪器却一直保持着增长势头,业界纷纷猜测这家老牌仪器企业究竟靠什么秘诀保持“长青”?近期,胜利仪器的总经理张俊宁女士接受我们的专访时,讲述了如何通过管理经营、转变营销思路让企业保持“领跑”的状态。
今年5月,凭借研制出全球第一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量子计算机,这位年仅47岁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又一次引起业界的关注。潘建伟带领团队实现当前世界上最大数目(10个)超导量子比特纠缠。他说,要在2017年底实现大约20个光量子比特的操纵,同时制备出20个超导量子比特样品。他还说,要到2020年做到45至50个光量子比特的操纵,最终实现量子计算超越经典超级计算机的“量子称霸”目标。
出生在农村,自小看着父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苦耕作,常常在放暑假时帮家里在田间“抢收、抢种”,在夏季大太阳下连续工作一两周,艰苦的生活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加入仪器仪表行业后,经常骑着摩托车外出跑业务,风里来雨里去,有时为了将几台仪器安全地送到客户手中,浑身都湿透了,不觉为苦,因为这是自己的选择,司
2006年,与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团队合作,研制了分立波长土壤专用近红外分析样机,通过广州市科技攻关项目的实施,建立了土壤有机碳、总氮的NIR预测模型,经验证,其预测性能已接近进口的FOSS仪器。后来,与广东省科学院土壤研究所、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合作,进一步开发仪器通讯端口,实现野外检测和数据传输。通过粤港关键领域招标项目的实施,成功应用于珠江三角洲农田系统立体污染监测的信息化。
李世鹤于1963年毕业于成电,从此开始了在通信领域的征程。1978年,他到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大学留学。台下的600余名学弟学妹们给予这位业界传奇英雄热烈的掌声。他们很想知道,中国移动通信事业如何从落后中奋起?以李世鹤为代表的一代通信人经历了怎样的曲折?3G成功的意义在哪里?在为梦想奋斗的过程中,是什么支撑着他们一路走来?老人激情澎湃又颇为风趣地讲述着,以他的人生经历展开波澜壮阔的中国通信画卷。
近期,中国科研团队在天线领域迎来首次殊荣——获国际天线论文大奖。香港城市大学薛泉教授所著论文“High Gain and Low Cost Differentially Fed Circularly Polarized Planar Aperture Antenna for Broadband Millimeter-Wave Applications”,IEEE TAP, vol. 64, no. 1, 33-42 , 2016, 获得了国际天线论文大奖——惠勒论文奖,这是中国的科研团队第一次获此殊荣。
姜景山院士是我国微波遥感技术的主要开创者,他提出和建立的自然灾害遥感信息实时传输系统已成为我国突发性灾害监测的重要手段。回国以后,就开始做卫星,一直到1970年,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天去。50年一贯地做下来,做这个对了,因为换了好几代,现在第三代已经开始了做这个工作。我们要克服很多的问题,一个要上卫星,调频率。第二个问题,数据分辨率。第三个是很多工艺结构问题。还有一个是环境问题,高度上去1公里大概温度比地面低7度,到航空就是一万米,那时候窗外是零下50、60度了。还有一个是尽量耗工少,体积要小。
CITE2017展会前夕,记者赴中国信息产业商会总部采访到中国信息产业商会网络游戏产业分会陈胜喜秘书长。就CITE2017展会的方针策略,以及新开设的电子竞技装备展区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可以说是电子信息类展会品牌中很优秀和优质的平台。去年我们在中国成都电子展做了一个小小的尝试,我们把电子竞技最新式的水冷台式机产品设计理念融入到了展区当中,结果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如何乘着国家深推军民融合创新战略的东风,促进企业自身快速发展?记者采访了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吴幼华。军民融合战略提出对于仪器仪表行业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海洋强国战略也是一样,我们的仪器仪表行业赶上了这样一个好时机。军民融合创新下阶段就是要尝试打通军民融合的通道,解决民企“进不来”和军工好技术“出不去”的问题,拓宽军转民、民参军的渠道,实现军工与民营企业共同发展。
洪少俊,优利德科技(中国)有限公司行政副总裁。面向未来,他表达了一个深思熟虑的愿景,要以积蓄了28年来的力量,稳扎稳打,积极推进,把优利德打造成中国仪器仪表行业的世界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