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动时代,如何能够实时监测电池等部件工作状况、精准传输周边环境情况,保障车辆运行安全,推动自动驾驶向高阶发展,这些都需要传感器来实现。这也意味着,传感器对于汽车重要性日益凸显,伴随智能电动汽车渗透率的快速攀升,整个行业将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单车装配量增多/功能增加,汽车传感器迎新增长期
从功能角度讲,汽车传感器可分为车身传感器与智能环境传感器两大类,其中车身传感器可根据采集的车身状态信息分为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速度传感器、电流传感器、位置传感器、光学传感器等;环境传感器根据采集信息的设备分为摄像头、雷达等。
从需求上看,汽车电动化使得温度、压力等车身传感器配置量增加。根据IHS Markit预计,相较于传统燃油车,轻混车型HEV由于电气化程度的提升增加电流与温度传感器共6个,插电混动PHEV车型则增加电流与温度传感器超35个。此外,对于纯电动汽车而言,电池安全等也需要增加传感器进行监测。
“电动汽车给传感器行业带来大量需求,如传统汽车压力传感器通常用到2-3组,现在电动汽车要用到10-15组。在压力传感器校准设备这块,2022~2023年我们的业务几乎翻了一倍,当中主要来自于电动汽车。”近日,威卡中国销售总经理苏加林在接受盖世汽车采访时表示。
除了电气化外,汽车智能化不断进阶,对传感器数量及功能也提出了更多需求。我们看到,主流新车上摄像头、雷达等智能环境感知产品数量明显增多。
“之前倒车雷达只是选配,现在我们看到新车上仅超声波雷达就从之前的3个,增加到5个、12个甚至更多。这对技术提供商而言,是机遇也是挑战,迫使企业在技术上不断升级。以奥迪威为例,为解决同频干扰问题,去年公司推出了一款可编码调频,实现远近测距切换的AK2超声波雷达。”广东奥迪威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场及产品管理部部长石鹏说到。
整体来看,伴随智能电动汽车渗透率不断提升,汽车传感器市场前景可观。据中金测算,到2026年,中国汽车传感器市场空间有望达到1449亿元,全球汽车传感器市场有望达到3803亿元。
国内企业加速渗透,新入局者增多
从市场格局看,目前国内汽车传感器行业依然由外资主导,博世、森萨塔为行业龙头,法雷奥、电装、恩智浦、英飞凌等也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
国内企业因起步较晚,主要集中在湿度、温度、光敏、压力等车身传感器市场,发展较为成熟的企业包括:保隆科技、华工科技、苏奥传感、日盈电子、腾龙股份等。在智能环境传感器领域,一些企业如经纬恒润、速腾聚创、华为、禾赛科技等在智能驾驶所需的摄像头/雷达方面也取得了不错的进展。
与此同时,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玩家正在涉足相关产业链领域。在近期举办的2023国际传感器技术与应用展览会上,盖世汽车发现不少展台一角有展示汽车相关技术。芯海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模拟产品线总经理张志义向盖世汽车讲述指出,“汽车是无法忽视的领域,尤其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给行业带来了新的希望和空间。芯海科技已成立20年,在ADC和MCU方面拥有成熟的技术,但在汽车业务领域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营收占比不算大,不过研发投入占比却是最大的,我们非常看好此领域的业务前景。”
相对于芯海科技等的强势入局,一些企业则持谨慎态度,杭州晶华微电子上海分公司总经理李建直言:“汽车事关生命安全,验证周期较长,且电子电气架构越来越复杂,对于新进入者而言挑战非常大。为此,我们还是非常慎重的,不过技术储备有在做,例如我们正在开发和测试中的锂电池管理BMS AFE芯片,其技术可以用于以后的汽车相关芯片设计上。”
资料显示,作为传感器核心应用领域之一,现阶段汽车传感器市场占比接近20%。因此,无论乐观也好谨慎也罢,可观的市场空间和前景势必会吸引越来越多的跨界者,整个行业越来越卷,市场格局也不可避免会发生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