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理邦精密(300206)、天瑞仪器(300165)、三英精密(839222)、皖仪科技(688600)、苏交科(300284.SZ)、聚光科技(300203)、川仪股份(603100)、禾信仪器(688622)等。
本文核心数据:仪器仪表市场;招投标;市场规模;区域占比等
产业概况
1、定义及特征
精密仪器是仪器仪表的最为重要的分支,是指用以产生、测量精密量的设备和装置,包括对精密量的观察、监视、测定、验证、记录、传输、变换、显示、分析处理与控制。精密仪器广泛应用于科研、国防、工业制造、环保及人民生活等领域。
高水平的精密仪器研发与制造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研究和整体工业领先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先进制造技术、智能制造技术发展突破的重要支撑,也是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必需基础。
按照测量对象的不同,精密仪器可以划分为几何量精密仪器、热工量精密仪器、机械量精密仪器、时间频率精密仪器、电磁精密仪器、无线电精密仪器、光学与声学精密仪器、电离辐射精密仪器等。
2、产业链剖析:中游设备种类繁多
从产业链来看,上游和中游是产业核心。精密仪器产业链上游主要是原材料、核心元器件、生产加工设备等。中游则主要是精密仪器研发制造生产企业,而其中仪器设计、研制以及品牌运作等是关键环节,而组装制造的产业链价值相对有限。下游是应用领域,主要包括科研、工业、汽车、医药制造、国防、先进制造等,精密仪器与下游联系紧密,目前与热门领域相关的精密仪器受到的市场和资本的关注度更高。
精密仪器产业链上游原材料供应企业主要有恒逸石化、有研新材和广晟有色等企业;核心零部件有敏芯股份、森霸传感、中航电测等企业。
精密仪器产品较多,因此精密仪器产业链中游参与企业数量较多,主要有创远仪器、凌华科技、莱伯泰科、聚光科技、永新光学等企业。
精密仪器下游应用领域广,包括了工业、科研和先进制造等行业,参与者众多,主要有华东数控、海天精工、上汽集团和比亚迪等企业。
行业发展历程:政策资金大力扶持之路
产业发展背景(建国前):1901年上海成立了科学仪器馆,1932年成立的中国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的物力仪器工场,40年代龚祖同即参与军用光学仪器厂的生产建设工作。
产业发展萌芽阶段(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到新中国成立时,各行各业,包括仪器仪表业,均处百废待兴的奋斗之中。各方面技术人员都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引用、仿制、创新各式各样的仪表,其中上海地区尤为突出。得益于1955年国家制定《1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国家科委成立仪器仪表规划组,有重点的大力发展内地的仪表工业。
产业引进技术阶段(改革开放-2000年):1978年上分厂试制成功光栅分光的761分光光度计,新组建的上三分厂也开发出光栅分光光度计。1980年国务院决定将仪器仪表单列管理,并结合当时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制订了技贸结合、加速国产化的决策,拟订以许可证的贸易形式,进行分析仪器技术引进。
产业自主发展阶段(2000年-2020年):进入二十一世纪,科技部从“第九个五年规划”开始,直到“十四五规划”,均设立科学仪器开发重大专项,且从“十二五”开始专项的实施起,明确以企业为主;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科院也投入资金,设置与科学仪器基础研究和直接应用研究急需的科学仪器研发专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