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25 广州德禄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近日,韩国现代汽车公司对3辆氢燃料汽车和2辆捷恩斯汽车进行了无人驾驶实际测试。车队从首尔出发,在2小时30分钟后抵达目的地平昌,全程零失误。本次参与测试的两款车型均符合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规定的4级标准。4级标准指,汽车在没有驾驶者的干预下自动行驶,驾驶者仅需实时监测路况。
近日,斯坦福大学计算成像实验室的研究人员近日开发出了一款能够扫描拐角后方隐藏物体的3D成像系统。该研究团队称,这款系统或能成为自动驾驶汽车应用的一项新突破。
近日,韩国三星电子研制出模仿人脑的人工智能(AI)芯片,该芯片可以一次性同时处理大量演算,就像人脑能够同时处理众多信息一样,AI芯片能够同时分散处理多种形象和声音。这将使人工智能芯片市场的竞争更为激烈。
目前一台奔腾处理器可容纳约3000万个晶体管,因而硬盘的磁性结构可识别的范围仅为10至20纳米,比直径为80至120纳米的流感病毒还小,该量级的尺寸规格只有量子物理技术可触及。集成电路越来越复杂,量子技术为电子元件小型化开辟了新的途径。近日,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固体物理研究所(IAF)和马普固体研究所发布消息称,其科研人员共同研发出一种量子传感器,未来可用于测量微磁场,如硬盘磁场和人脑电波。
据消息,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简称ST)与以色列初创企业AdaSky于2018年2月21日宣布双方建立合作。AdaSky致力于将远红外(FIR)技术引入汽车市场,帮助未来汽车获得更广、更清晰的视野。此次合作,将由双方联合设计,并利用ST专有的28纳米FD-SOI(全耗尽型绝缘体上硅)工艺生产定制芯片,然后将该芯片集成于AdaSky红外热像仪。这款源自AdaSky的名为“Viper”的完整传感解决方案,旨在帮助自动驾驶汽车在任何条件下都能看清并了解道路及其周围的环境。
近期,俄罗斯国立核能研究大学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MEPhI)专家研制出了新的激光质谱仪运行方案,可直接确定材料的元素组成,而无需使用所谓的标准样品。新方法可显着提高分析速度,降低分析成本。研究结果发表在《European Journal of Mass Spectrometry》杂志上。
我们已经能够看到一个更加数字化的世界,例如汽车仪器仪表越来越多地使用虚拟表盘等数字化的方式,机械零部件越来越少,软件的数量越来越多。人们现在需要更多的软件测试、系统测试和一体化整合测试。目前,汽车内饰世界正在发生快速变化,或许比以往任何时候变化得都快,在汽车内饰领域,大量的新兴技术和趋势正在改变着车内体验的各个方面,也推动了 OEM 厂家和一级供应商进行更加丰富的测试和验证。
农民过去始终难以搞清楚作物的耗水量。现在,有了传感器技术,农民就能准确知道农作物用了多少水。 近日,爱荷华州立大学(ISU)植物科学研究所(PSI)研究团队已开发出新型石墨烯传感器,可利用黏在植物叶片上的传感器实时了解玉米、大豆等植株的耗水量及耗水速度。美国农业部农业与食品研究计画(AFRI)将在3年内拨款47.2万美元,让该团队能于2019年前在爱荷华州和内布拉斯加州进行初步现场试验。
近日,韩国西江大学联合全南大学通过模拟电鳗发电原理和结构开发出微小型高电压能量发生器。该研究获得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韩国研究财团的项目扶持,其成果发表在能量领域国际学术杂志《纳米能量》上。
近日,英特尔表示,联合德国电信(DT)和华为成功完成了全球首个基于3GPP Release 15非独立(NSA)新空口(NR)规范的5G互操作性与开发测试(IODT)。该5G标准由参与3GPP组织的全球电信企业共同制定。基于华为的5G商用基站与英特尔第三代5G新空口移动试验平台,此次测试是英特尔5G解决方案全面规模商用的关键一步,这些解决方案将在2019年支持海量的智能互联设备。
近日,俄罗斯斯科尔科沃科技学院与芬兰阿尔托大学的科研人员联合研发出柔性超级电容器,其电极采用单层碳纳米管,而绝缘层则采用氮化硼纳米管制备。电容器可承受变形,且具有制造简单、使用寿命长的特点。相关成果发布在《Scientific Reports》科学期刊上。
近日,由广东电力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发的第二代大型电力巡查无人机直升机成功完成首次夜间巡检任务。这也是世界第一台卫星通信大型无人直升机在复杂环境下的又一次成功突破世界难题。别看到外形和民用无人机一样,其可是身怀绝技,可以在飞行中确保不受通信距离和复杂地形的限制,从而实现超视距飞行。
电光调制器在光纤网络中起着关键作用。就像晶体管作为电信号的开关一样,电光调制器可用作光信号的开关。光通信使用光,所以调制器用于打开和关闭在光纤中发送二进制信号流的光。近日,美国研究人员设计并制造出了目前世界上最小的电光调制器,这或许意味着未来数据中心和超级计算机所使用的能源将得到大幅削减。
近日,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NIST)的科学家证实,量子无线电可以在GPS、普通手机、无线电信息难以抵达,甚至完全不能工作的地方(例如峡谷、水下和地下)实现通信和测绘。当GPS信号难以穿透水、土壤、建筑物墙壁、摩天大楼时,难以用于潜艇、扫雷、军事或救灾时,以及无线电信号因瓦砾或电磁设备干扰的混乱环境下受阻时,该技术可为水手、士兵和测绘员提供技术支撑。据悉,该成果发表在《Review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s》杂志上。
电讯等行业都希望网络能够保证信息安全。近日,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NIST)发布消息称,其科学家发明了新型电磁诱导透明(EIT)光谱仪。该光谱仪可以高精度地测量单光子源的特性,使未来通信网络不易受黑客攻击成为可能。
近日,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研究人员开发一种新的方法来产生电力,可以对手持设备或进行充电。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纳米技术》(Nature Nanotechnology)杂志上。到目前为止,其他团队所能做的是产生非常高的电压,而不是电流。阿大发现的是一种获得高强度持续直流电流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