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由中国科协“科创中国”平台指导,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创新服务中心、“科创中国”投资联合体、环球财经杂志社主办的“光领智造 芯引未来”——“光纤陀螺仪行业中国智造的突破与挑战”研讨会在中国科技会堂举行。会上,由深圳市同昇光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昇光电”)自主研发的集成光子陀螺仪首次亮相,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这次亮相不仅突显了同昇光电在光子陀螺技术上的卓越成就,也代表了我国光电技术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此前,传统陀螺仪在导航、航海和航空航天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其庞大体积和复杂结构导致了工业应用的限制。相比之下,集成光子陀螺仪采用了先进的光学薄膜技术,将传感器、控制器等核心模块集成在一起,大幅度减小了体积并提高了性能稳定性,为应用领域的拓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除了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应用,集成光子陀螺仪还有广泛的商业价值。例如,在智能手机中,集成光子陀螺仪可以提供更加准确的定位和导航功能,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此外,在工业自动化、机器人技术、无人驾驶等领域,集成光子陀螺仪也能够以其高精度和稳定性为各种应用场景带来更高的效率和安全性。
同昇光电的突破性研发成果不仅提升了中国在光子陀螺领域的声誉,也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光电技术的创新发展。在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由中国企业推动的技术创新,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贡献。经过近10年的技术积累,同昇光电与合作伙伴一起进行了大量工程化实践,成功开发出了卓越性能的集成光子陀螺仪。这款集成光子陀螺仪的问世,不仅标志着同昇光电在光子技术领域取得了巨大突破,更为诸如导航系统、航天探测、智能驾驶等领域的应用带来了极大的推动和改变。
以导航系统为例,传统的惯性导航系统受到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磁力计等多个传感器的制约,导致技术难以突破和定位精度难以提升。然而,通过集成光子陀螺仪的引入,导航系统在惯性测量单元方面实现了突破性进展。光子陀螺仪利用光子的波导模式在加速度和转角变化下的相位差来测量角速度,不仅能够提供高精度的姿态信息,还能在恶劣环境下保持稳定和准确的姿态更新。如此一来,航空、航海、无人驾驶等领域的导航系统将得到质的提升,以致全球定位和导航服务能够更加可靠和准确。
另外,集成光子陀螺仪在航天探测方面也展现出巨大潜力。航天器中的传感器需要能够承受极端条件下的高温、低温和强电磁干扰等环境压力,传统陀螺仪常常难以满足要求。然而,集成光子陀螺仪基于光学原理,无机械部件,不受温度和电磁干扰的影响,极大地提高了在航天探测任务中的可靠性和精确度。想象一下,这种技术的应用能够使得未来星际探测航天器的导航精度更加可靠,进一步推动人类对于宇宙的探索。
同昇光电成功开发出卓越性能的集成光子陀螺仪,不仅是对光子技术的巨大突破,更是为众多领域应用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随着这一技术的不断演进和应用推广,我们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令人惊叹的创新涌现,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集成光子陀螺仪作为一种精密的光学导航装置,具有高灵敏度、高精度、高稳定性等优异特性。它广泛应用于航天、船舶、航空等领域,为实现精确导航和定位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由同昇光电研发的集成光子陀螺仪不仅具备了传统光纤陀螺仪的性能优势,还在体积、重量、功耗等方面有了进一步的突破。这意味着集成光子陀螺仪在各个方面具备更强大的应用潜力。
在体积方面,集成光子陀螺仪的小型化设计使其能够轻松集成到各种移动设备中,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无人机等。以智能手机为例,集成光子陀螺仪可以用于提供更精确的定位和导航功能,让用户在使用导航应用时获得更准确的定位信息,避免走错路或迷路的尴尬局面。
在重量方面,集成光子陀螺仪相较于传统光纤陀螺仪更为轻便,这意味着可以节省设备的整体重量,使得无人机等航空器具有更长的续航时间和更大的有效载荷能力。举个例子,一架搭载集成光子陀螺仪的无人机可以更加灵活地执行航拍任务,捕捉到精确的影像数据,帮助农民科学地管理农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在功耗方面,集成光子陀螺仪的研发还实现了低功耗的特点,这使得它可以广泛应用于移动设备和便携式仪器中,而不会显著影响设备的电池寿命。例如,在医疗领域中,集成光子陀螺仪可以用于血压监测仪等设备中,实现更精确的测量结果,为医生提供更全面准确的诊断数据,提高医疗效果。
综上所述,同昇光电研发的集成光子陀螺仪不仅在性能上具备优势,还通过突破性的体积、重量、功耗等方面的改进,为各行各业带来了更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