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些朋友来说,“植入”听上去可能还有些不可靠和可怕,不要担心,智能纹身、仿生皮肤,同样有望改变人们使用数码设备的体验。
摩托罗拉与VivaLnk合作的NFC纹身、欧莱雅的防晒贴纸纹身,这些都是非常基本的应用形式。比如美国公司研发的MC10可穿戴传感器,贴在皮肤上即可监测人类的体温、心率甚至是大脑活动数据;而诸如东京大学研发的电子皮肤,仅有1微米厚,甚至可以分析伤口的感染情况。智能纹身、皮肤越来越薄、寿命越来越长,将是一个发展方向,会真正改变可穿戴设备的体验。
四、智能隐形眼镜
不止一家科技巨头目前正在研发隐形智能眼镜:谷歌与Verily合作,开发内置微型传感器及无线连接的智能音箱眼镜,可以追踪用户血糖水平,有望今年进行临床测试;索尼和三星的专利显示,将在隐形眼镜中集成拍摄系统,用户可以通过眨眼来实现快门操控,并且实现诸如光线变焦等相机般的功能。
隐形眼镜之所以这么被科技公司重视,是因为它的形态灵活,相当于一种半植入式的装置,用户可以在不需要时随时摘下来,非常方便。另外,人类眼泪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被利用起来,作为隐形眼镜的能量来源,同时眼泪也能够分析出很多生物数据,实现健康监测。
五、生物技术义肢及外骨骼
每一年,有很多人遭遇意外失去手臂或是腿部,这无疑是非常不幸的事情。更遗憾的是,大部分义肢的功能非常有限,并不能帮助患者重新找回生活。好在,更智能化的义肢系统已经是科技公司及科研机构的下一个目标。
诸如DARPA,早在八年前便启动了“Luke”义肢系统,投资达4000万美元,目前已经可以实现10多种肌电信号,佩戴者已经可以实现拿起鸡蛋而不损坏的操作;奥地利应用科技大学研究团队开发的感知强化型义肢,集成先进传感器,可以让佩戴者更好地感知环境,减少义肢的不适感。
对于肢体完整、但存在功能性障碍的患者,生物技术外骨骼则是更加适用的产品。比如,哈佛大学生物工程研究室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轻巧、柔性的可穿戴外骨骼,患者可以通过腰部控制力度,以更自然的方式行走。松下也开发出充气式的上肢外骨骼,运行用户控制8块人造肌肉,再通过肘部和碗部传感器实现力度控制。当然,还有一些产品健康人也可以使用,能够增强机动性、负重,或是专为行动力差的老人而设计。
六、自我验证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