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聚焦 » 行业动态 » 正文

二十年回顾,中国热量表发展沉浮


  来源: 供热计量 时间:2020-01-03 编辑:仪器仪表
分享到:



与此同时,欧洲有关专业公司大举进入中国热量表这一新兴产业,在中国宣传、销售、合作生产热量表及其部件的外国公司,达到17家以上。丹麦卡姆鲁普公司率先将超声波流量计用于户用热量表,取得了突出成绩。在超声波热量表领域里有着超过20年生产经验的德国兰吉尔公司,专门开发设计了适用于中国的新一代超声波热量表,大量、直接进入中国市场。


在此期间,中国热量表企业出现了巨大的动荡和分化,既有消退,也有新生。例如:最早(1999.1—2003.12)在国家经贸委立项、建设部主持的《国家技术创新项目——供热采暖控制计量收费系统》中承担任务的6个企业单位中,4个先后退出了这一领域;许多曾经是领先、知名的企业,令人遗憾地销声匿迹了。但是,更有一些企业家具有远见卓识,他们知道:中国在能源资源紧缺、“节能”已经成为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的情况下,积极推进实施供热体制改革,推行按热量计费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的。2006-2007年的低潮时期,南京迈拓智能仪表有限公司着力提高了质量技术水平,北京添瑞祥仪器仪表有限公司不断开拓进取,山东力创科技有限公司成为我国首家自主创新、研发成功并批量生产超声波流量测量集成电路芯片的企业。


03、第三个五年

(2008-2012)期间, 中国热量表在迅速的发展中,进一步发现了问题,也逐渐明确了方向


此期间伊始,2008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颁布施行。第三十八条规定:“国家采取措施,对实行集中供热的建筑分步骤实行供热分户计量、按照用热量收费的制度。新建建筑或者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应当按照规定安装用热计量装置”。至此,实行供热分户计量、按照用热量收费被纳入国家法律体系。


在此期间,热量表作为实施城市供热体制改革,推行按热量计量收费的关键设备,迅速膨胀式地进入市场。2010年,中国的供热计量仪表企业迎来了发展史上空前巨大的市场高峰,全国销售的热量表从此前的几十万套;一跃超过250万套;2011年,中国生产和销售热量表超过300万套。突出的特点是一批实力雄厚、技术基础优良的大、中型企业,进入热计量仪表这一产业。其中有代表性的包括:重庆伟岸测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海林节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还有例如:水表行业著名的上市公司江西三川水表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智能表及系统行业先行者的上市公司河南新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同时拥有热量表和智能恒温阀技术的合肥瑞纳表计有限公司等等,他们的加入给中国的热量表行业注入了强大的资本和技术力量。


在此期间,中国的热量表企业数量又迅速膨胀,达到了200家以上。其中包括了并不具备必要的技术基础条件,仅只是把别家的产品拿来贴牌就作为自己产品的一些公司。还有采用其它并不成熟,但似乎投资少而见效快的热计量方式,作为主要经营业务的一批新的企业。企业素质鱼龙混杂,也成为此期间的特点之一。

 

04、第四个五年

(2013-2017)期间, 向智能化、网络化, 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发展

 

中国供热计量系统的发展趋势将是实现“热量计量、供热控制、热费收缴、和能效管理”全套功能的智能化、网络化系统。中国供热计量改革仅靠传统概念的热计量仪表企业是无法完成的。在中国,实施热计量收费的前提、第一步是节能建筑改造;进一步要求是热力公司才能解决的,因为分户计量、调控导致的供热系统必须适应改变的一系列供热系统、装置、和相关技术问题;以及实施相关的能效评估、收费财务系统等等大量系列化的,包括软、硬件的工作。因此,特别需要不仅能生产包括热量表在内的热计量工程所需的全套仪表配件装置;还能被供热单位认可或密切合作的公司,能够提供在进行科学的热量计量同时,实时反馈用热管理信息、协调供热管理控制,以及有效实施热费收缴等全系统技术服务(包括所需软、硬件产品)。中国已经有几家这样的在热计量或者供热企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能源技术工程服务公司,代表了热计量仪表企业的发展方向。

 

其中,吴忠供热公司与艾科技术从2014开始展开战略合作,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供热运营管理中,打造供热信息化平台,通过建立热网自动控制系统、供热信息管理系统、用户室温监测系统、智能客服系统、微信公众号等,对供热管网能耗、室内外温度、用户需求热量等进行大数据分析,进行实时监控、调节,实现了供热运行自动化、供热平台信息化、供热服务智能化的吴忠供热模式。


05、第五个五年

(2018-2022)期间, “人工智能”、NB-IOT、物联网等新兴事物进入

关键词:回顾 热量表 发展    浏览量:1069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让制造业不缺测试测量工程师

最新发布
行业动态
行业聚焦
国际资讯
仪商专题
按分类浏览
Copyright © 2023- 8617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州德禄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电话:020-34224268 传真: 020-34113782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033号

粤ICP备160220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