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胜利闭幕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研究关于制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其中加强自主创新、对卡脖子关键技术攻关是重中之重,并将传感器作为“卡脖子”技术攻克目标之一。与此同时美国近期也公布了《关键与新兴技术国家战略》,高端传感器位列其技术战略清单中20项技术之一。作为信息技术中的核心元器件,小小传感器引发广泛关注。
在各大科技展会的现场,往往最受观众喜爱的莫过于以翻跳自如的机器狗为代表的各类机器人。而也许你并不知道,这些机器人高超技能的背后都离不开小小的传感器。
医疗器械界的奇兵———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有400多个传感器;鼎鼎有名的波士顿机器人大狗,能够自如地翻跳腾跃,则需要1300多个传感器。而博世公司推出的工厂协作机器人助手APAS,也内置了上百个传感器。可以说,整个世界的数字化步伐,都将依赖传感器技术的支撑。
有专家预估,“十四五”期间,我国智能传感器产业将在技术创新和产业规模上取得重大突破,设计与制造技术创新能力将大幅提升,产业规模突破千亿元,成为支撑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的新型基础产业。
前景可期,不过从现实来看,作为数字经济最核心技术之一,传感器的产业化仍有障碍需要破除,应当从战略方面引起高度重视,以传感器为抓手攻克“卡脖子”关键技术也已变得更为紧迫。
战略定位需要重新考虑
何为传感器?
传感器是数据采集的源头,它无处不在。智能最前端所需要的态势感知,基本都是要从传感器开始。无论是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医疗等,还是智能设备和大数据分析,再庞大的智能系统,都要从传感器的针尖上开始。
谈及传感器的重要性,九三学社中央科技委副主任、中国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理事长郭源生在接受人民政协报记者采访时举例说,如果把一个人看做成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那么五官和皮肤与外界交互的信息就是“数据信息”,感知器官就是数据采集装置,是数据获取的核心。现实中与其相对应的实物器件就是传感器产品,因此传感器也被称为“电子五官”;5G等通信技术被称为人的神经系统;计算机被称为人体的大脑,负责并承担数据处理功能。
而信息技术正是由感知术、传输和处理三大技术构成,即: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信息系统的硬件是由三大技术加上信息存储、反馈与执行等构成,而在整个系统中传递的信息正是“数据”。中国经济三季度“成绩单”刚刚公布,其中信息产业增长速度表现亮眼,可以预计,信息产业未来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能之一。同时在美国公布的影响国家长期安全和经济繁荣至关重要22项技术中,也有6项与传感器技术直接相关。由此,传感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我国本土传感器发展情况仍不乐观。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南京大学长江产经智库特约研究员赖红波就表示,全世界生产的超过2万种产品品种相比,中国国内仅能生产其中的约1/3,整体技术含量也较低。同时,国内传感器市场需求量上千万亿元,每年进口额都不低于1700亿元人民币,包括汽车或科学仪器等传感器95%以上市场份额都掌握在外资企业手里。
“要在‘十四五’期间真正实现大跨步发展,则应当把传感器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进行重新再认识,以便价值回归,受到其应有的重视。”郭源生认为,“应该像扶持集成电路、显示技术一样,在国家战略规划中,突出传感器的战略地位,并给予相应的配套政策,如专项扶持、税收减免、市场准入等给予持续支持,以弥补产业技术短板与政策缺失,力争在‘十四五’期间传感器产业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从产业体系和链条中精准破题
据了解,传感器技术本身并不难,但为何仍受制于人?
对此,赖红波表示,一方面,传感器产品与普通元器件产品不一样,传感器产品还包括芯片、陶瓷基板等都不是传感器企业自己做的,必须由上游配套企业提供。为此,传感器企业自身需要具备整合技术的能力,与上游供应链企业分工协作来完成;另一方面,传感器生产工艺、技术要点繁多、流程复杂,涉及材料控制、工艺控制等,增加供应链协同难度,被称为“工业艺术品”,本土企业过去习惯的模仿创新和逆向学习等在传感器生产过程中受到局限,无法施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