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篇别具一格的励志博士论文致谢辞频繁刷屏,并引发无数网友热议;甚至让众多网友泪目,产生强烈共鸣。
该论文作者黄国平在致谢辞中情真意切地描述: “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二十二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如梦一场,仿佛昨天一家人才团聚过……”
该论文致谢辞叙述了一位曾经家境困顿的山区少年,誓与命运抗争,不负热血青春,从偏僻遥远的小小山村,一路砥砺奋进,最终梦圆京城,欣然跨进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硕博连读。
之后,他博士毕业,踏进互联网头部大厂“鹅厂”,入职腾讯人工智能实验室(腾讯AI Lab)。
黄国平从家贫如洗的山村少年,逆袭成学业精深的京城博士,再跃迁为事业精进的科技精英。这一励志故事,分明就是“知识改变命运”的真实写照,让无数网友深受触动。
俗语有云:“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作为视觉敏锐的仪器仪表圈内人士,应该可以洞悉出在励志博士论文致谢辞刷屏背后,屹立着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这一顶级仪器仪表科研机构。
众所周知,自动化控制仪器与系统是仪器仪表大行业之中举足轻重的分行业。由是观之,将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归类为仪器仪表科研机构显然是恰如其分。
作为仪商网受众,在津津乐道于励志博士黄国平论文致谢辞频繁刷屏这一热点话题之余,大有必要深度了解一下中科院自动化所这所“国字号”顶级仪器仪表科研机构。
顶级机构,成名已久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在我国第一个十二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进程中孕育,响应着国家建设的重大需求而诞生,于1956年10月应运而生。
该所系我国最早成立的国立自动化研究机构,也是最早开展类脑智能研究的国立研究机构。
早在建国发展初期,中科院自动化所便顺利开创了我国的控制科学,为“两弹一星” 的成功发射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近年来,该所把握信息与控制技术向智能化方向发展的趋势,聚焦类脑智能,部署了以脑科学与智能交叉融合为前沿,以类脑智能机器人与类脑智能信息处理为应用载体,进行类脑智能技术和产业的布局,并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加速研究团队的大协作和成果的转移转化,实现能契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研究所科研模式转型。
目前,该所系“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的依托单位之一,“十三五”科教基础设施项目“脑认知功能图谱与类脑智能交叉研究平台”的法人建设单位,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也是国内首个“人工智能学院”牵头承办单位。
当前,该所具有从智能机理、智能芯片、智能算法到智能系统完整的学科分布与优势领域。
科研成果,贡献卓越
成立六十余年来,中科院自动化所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卓越贡献。
该所长期坚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在生物特征识别、机器学习、视觉计算、自然语言处理、智能机器人和智能芯片等领域形成了系统的理论方法和体系,并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
中科院自动化所科研团队锐意进取,砥砺前行,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果,书写了一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科研华章。
从“两弹一星”的成功发射,到高性能功能数字信号处理器研制成功;从满足国家需求的精密感知与先进控制,到面向内容安全的网络信息处理;从深入百姓生活的“汉王”品牌系列产品,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智能控制技术,都凝聚着中科院自动化所科研团队的重大创新成果。
建国发展初期,中科院自动化所开拓了我国的控制科学,为“两弹一星”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改革开放年代,中科院自动化所开创了我国模式识别智能信息处理的新领域。
一九九0年代,中科院自动化所以控制科学为基础,率先布局了人工智能研究。
自二0一0年起,中科院自动化所率先布局类脑智能研究,逐渐构建了从感知、认知到决策智能的系统布局,并形成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创新驱动,聚集智能
中科院自动化所是中国信息与自动化领域骨干研究所,以智能信息处理、复杂系统与智能控制为主要研究方向,是集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到生产经营于一体的新型科研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