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3、2、1!点火!起飞!”这是航天人最激动人心的频率和声调。当长征2F火箭托举着神舟十二号飞船拔地而起,飞向浩瀚太空,泪水和汗水编织成了捷报。曾经那艰辛的一幕幕、一秒秒浮现在每一位计量人的脑海中。
去年10月份以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技术总体部门计量室就开始忙碌起来。发射场所有参试的仪器仪表,被纷纷拆卸后一批批运往计量室,体检合格后参加“神舟十二号”任务。这是每次大战前都要例行的程序。示波器、频谱分析仪、压力表……,一股脑儿被运到设备收发间。收发员董俊态度和气、动作娴熟,只见他在电脑上迅速点开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用扫描枪对待检设备条形码一一扫描。
伴随着节奏明快的扫描声,设备的名称、型号、生产厂家等信息被全部记录到数据库中。其中有两台新设备,所有相关信息被新录入数据库,条形码自动打印,从此该设备便被贴上了航天发射场的条形码标识。不到10分钟,第一批送检的32台套设备登记注册完毕。同时生成了设备交接单,一式两份,计量室一份,送检方一份。
登记完毕的同时,系统已自动完成了设备分类分组,对应生成电子任务流程,通过网络自动分发到相应专业组,同组每一个人都能看到相同的任务流程。
“同志们,有新任务了!”电学组组长赵天宫提醒着组里人员。其他组也纷纷行动起来,依次到设备收发间领取对应设备。
记者来到电学组,只见工作人员都穿着蓝色工作服,戴着帽子、手套和防静电手腕,刚领到的各种设备列队待检。
“电源开通。”
“程控接口连接完毕。”
“自动化检定程序启动。”
四小时后,各组工作流程纷纷终止,第一批送检的32台套设备全部检定完毕。其中有30台(套)合格,1台被开出了“维修后再检”的“处方单”,1台被废止。
检定完毕的设备又重新运回到设备收发间,由收发员联系使用单位领取。
随着神舟十二号任务的全面展开,先后有26批共3000余台套设备经过了计量检定。计量人用他们的信息化标尺,丈量着精密的指标,丈量着载人飞天的漫漫长路!
(作者:杨振华、王茄欢、何洁、李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