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著名院士王大珩曾指出:“如果没有先进的仪器,当代科学研究是难以取得创新成果的。”
科学仪器进步是推动科技发展的核心原动力,科学仪器的自主可控和国产化是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抓手。
7月18日,青岛科学仪器产业园在市南软件园正式开园,这是青岛科技领域的又一大事,实现了青岛科学仪器产业园区零的突破,为抓住科学仪器国产替代化机遇,在新的产业赛道上打响了“发令枪”,为加速融入新发展格局配备新产业引擎。
现状
受制于人
目前,我国科学仪器核心关键技术仍受制于人,重要仪器设备大多依赖进口。
“科学仪器的国产化一直是我们的痛点,也是一个难点。”原科技部发展计划司司长王晓方说,科学仪器设备的研创比一般产品的研创难度高很多。在促进科学仪器的研发研创方面,我国起步相对较晚,基础相对薄弱,这使得科学仪器的自主研发成为国家科技创新工作中的一个短板,现在急需攻坚克难。
科技部从“九五”科学规划开始,把“科学仪器的研制和开发”列入了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并逐渐增加投入。2011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点专项启动实施,目前已有200余项目验收完成。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在部分科技领域从与国外跟跑到并跑,目前在某些领域处于领跑地位,已经进入无人区,这急需我们自主研创科学仪器。
“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这需要科技界的共同努力。”王晓方说,青岛科学仪器产业园开园,积聚了许多这方面的人才,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作为科技管理的老兵,王晓方坦言参加此次开园仪式他感慨颇多,“科学仪器产业是当前青岛市在科技创新领域的薄弱环节,今天青岛科学仪器产业园开园,这充分体现了青岛市委市政府、科技管理部门敢作为、敢担当的精神。”
基础
四大基石
虽然底子薄,但青岛市高度重视科学仪器产业发展,也具备良好的科学仪器项目成果落地基础。
随着创投风投大会、青岛创新节的持续召开,青岛市创新创业氛围日益浓厚,对外影响力不断增强。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2020中国创新创业城市生态指数研究报告》显示,青岛位居“双创领跑型城市”第10位,同时,青岛还获科技部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10强,科技创新正成为青岛强劲内生动力。
此外,青岛仪器仪表产业发展基础良好,2018年青岛市仪器仪表产业规上企业47家,主营业务收入增速较快,产业发展趋势良好。拥有11所与仪器仪表相关的高效和科研机构,17家各级重点实验室,9个工程技术中心,为仪器仪表研发提供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青岛市境内共有25所大学,同时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9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2家,科研院所及高校的持续增加将进一步提升对仪器仪表的需求总量。
同时,青岛拥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青岛工业基础门类齐全,制造业体系完备,拥有轨道交通、家电、汽车等多条千亿级产业链,为仪器仪表产业提供广阔的应用场景。
青岛科学仪器产业园是市科技局局区会商支持的重点项目。通过青岛市、市南区两级政策叠加和资源集成,产业园搭建了空间载体、产业联盟构筑了合作平台、众多企业入驻充实了园区、产业基金注入了金融活力,青岛科学仪器产业园快速成为国内少有的全要素集聚的专业园区,创造了青岛速度。实践证明,局区会商项目起到了推动双招双引工作的作用,成为项目落地年的有力抓手。
政府推动、创新环境、科研资源以及制造业基础共同筑起青岛科学仪器行业发展的四大基石。
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