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核磁中心在同类型科研中心里排名算是国内数一数二的,而且也是布鲁克公司的头号“VIP”。
北京大学面对23万人工费,要求布鲁克公司一周内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并拒绝支付人工费。
然而十天过去了,布鲁克公司仍毫无动静。
随后,北大发布声明,终止与德国布鲁克的合作。
从这篇声明了,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北大核磁共振中心对布鲁克公司的一个评价:核磁共振波普仪市场上一家独大的垄断。
而实际上,科研仪器的垄断远不止于此。
巨头垄断,受制于人
事实上,科研仪器巨头的垄断其实在国内已经渗透比大家想象的还要深。
国家市监局曾经做过调查,在31个省级生态环境检测机构中,86.8%的仪器来自国外,国产化率不足15%。
美国化学会(ACS)旗下的《C&EN》(Chemical & Engineering News)发布的全球仪器公司榜单,在前20家公司中,有8家是美国公司,7家来自欧洲,5家公司位于日本。
资料来源:东兴证券
中国企业没有一家入选。
前五大仪器制造商占去年前 20 家公司销售额的一半以上。仅赛默飞世尔就占前 20 名仪器销售额的 23%。排名前 10 位的公司占销售额的 78%。排名公司的总销售额中只有约 24%是分析和生命科学实验室工具。有些还销售工业测量设备和其他非研究设备,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大部分销售是实验室耗材,软件和服务。
垄断的原因也很简单,大体上可以分成三点来谈:技术壁垒、科研生态和公司经营策略。
说到技术壁垒这方面,拿生化实验室常见的质谱分析仪来谈。
质谱分析仪,解释起来比较复杂,大家可以简单理解为一个体重秤,世界中的粒子在重量足够精确的情况下都有唯一质量,比如质子质量是1.007276466621(53)u(u是原子质量单位,1u=1.660538921(73)x10^(-27)kg),而通过测算粒子质量与所带电荷比值则可以推算出被检测物质中各类原子所占比例,进而分析物质构成。
也就是说,科研仪器在某些领域精度是要求达到小数点后面20多位的。
不仅如此,科研仪器的技术壁垒绝大多数都是诺奖级别的。
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与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他们两人将共享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一半的奖金。
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发明了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方法”,他也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另一半的奖金。
别的不说,开创性的科研仪器发明(改进测算方法)最起码都是诺奖级别的科研成果。
技术这个门槛还真不是一般人想进就进的。
当然除了技术本身,学术氛围也是影响科研仪器市场配比的重要因素。
IVD资讯中的生命科学领域网友“陈小澄”就曾表示:一个是本身国产和进口仪器有差距,另一个原因我觉得还是“人”有问题。
之前呆的实验室老板在国内生化圈子还是比较有名的,文章质量很高,设备也全是进口的,除了超重离心机,不喝别的实验室公用仪器,也不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仪器,缺什么买什么,只挑进口。
用老板的话说,做这个领域(国外实验室)的人都用这种仪器,你不用,然后重复不出来别人的试验,又找不到哪里出了问题,肯定会考虑是不是自己仪器没用对、酶的活性有问题等等,和别人公用仪器就会思考是不是别人污染了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