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测试仪器仪表是个巨大的市场,但这个市场多为欧美大品牌垄断,近些年中国测量仪表企业突出重围,在国际市场的角逐中逐渐显露,深圳市华盛昌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华盛昌,证券代码:002980)就是其中一家。它的CEM品牌风速测试仪和专业数字万用表,还曾经被央视《大国重器》节目选中,作为中国制造的代表出镜。
最近,华盛昌频繁映入人们的眼帘,一是企业IPO上市登陆资本市场;二是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在疫情防控中,公司被列为深圳市重点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华盛昌生产的红外人体测温仪和红外热成像仪继2003年SARS之后再次“出圈”,成为全世界供不应求的抢手货,为有效控制疫情扩散贡献了一份力量。
华盛昌创始人、董事长袁剑敏在全景演播室
近期,华盛昌董事长兼总经理袁剑敏来到全景演播室讲述创业故事。与大多数创业者不同的是,回首30年的创业之路,这位测量测试仪器仪表王国的缔造者却表示,没有艰苦,满满都是幸福。
从上海到香港再到深圳
22岁袁剑敏来到上海电表厂,这是当时中国仪器仪表行业里面最大的企业之一。1988年,公司与香港企业做技术合作需要选派2名技术人员去香港,袁剑敏从300名工程师中脱颖而出。
上海电表厂老照片
那个年代,纵然是内地大都市上海,与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的差距也是非常之大。这里先进的科技和管理观念,冲击了这位理工技术男的心灵,激发了他的求知欲。
“我当时非常想全面掌握香港企业这边的技术,求知若渴地学习技术和理念。”袁剑敏回忆道。
当然,除了技术上的差异,香港这边的薪资也比上海高出了一大截。“我去香港之前工资是99块钱一个月,到香港后工资是2000港币一个月,那时港币的汇率还比人民币高,差别非常之大。”袁剑敏回忆道,“有时候也会偷懒想,就这样做个两三年,攒够了钱就可以回家退休了。”
在香港公派三年后,袁剑敏回到了上海。当时中国的仪器仪表还在用分立元件做,产品体积大、价格高,改革开放后,受海外进口元器件、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冲击,上海电表厂效益急剧下滑,员工从袁剑敏走之前的3000人缩减到300人,很多同事为了维持生计去做一些小生意。
“我回去后看到这样的场景,非常有感触,跟领导、同事聊在香港的所见所闻,建议厂长多朝西方技术企业靠拢,多和海外联系,跟进国际潮流。”袁剑敏说。
电表厂难以为继,大家各谋出路,由于有在香港的三年经历,袁剑敏便选择南下,来到与香港一河之隔的深圳。
农民房里的创业萌芽
彼时的深圳新生伊始,许多事物还没有名字,提到的时候尚需用手指指点点,连深南大道还是一条土路,坐车像坐船一样一路摇摇晃晃。
华盛昌最初是一个进出口贸易公司,1991年,袁剑敏来到深圳后挂靠在华盛昌下面,作为独立的事业部,最初承接之前在香港工作的企业的研发和设计任务,后来慢慢承接了来料加工业务。他从上海电表厂叫来几个下岗的老同事,在深圳大学旁边的南园新村租了三间农民房,安排了一条生产线,就这样开启了创业之路。
公司最开始在华强北的上步工业区厂房大楼
“因为产品要出口,后来海关来验厂,海关说,你们在农民房里做出口,场地不符合要求,后面我们就搬到了华强北的上步工业区。”袁剑敏介绍。
一个万用表从零件开始加工,大盘装配调试好,成为一个产品,可以获得1美元,正常情况下每个月可以生产2000台,但袁剑敏他们加班加点可以每个月可以生产4000台。翻倍的工作量听起来很辛苦,但袁剑敏回忆起来时却说,“我们每个月拿到4000美元,除去房租和工资,还有不少盈余,半年时间我们创造了5万元人民币的价值,我们都非常开心,感觉充满了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