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最后,刘旭对学子们提出了这样的期盼。正如他在浙大教师个人主页中介绍自己的那样“一名教师,一名希望与年轻人共创明天的老师。”他的所学、所做、所想,最终都是为了更好地培育光学人才,积蓄光学“后浪”。
延伸阅读:一脉相承的世界光学发展轨迹
在采访中,刘旭教授还分享了世界光学发展的轨迹,颇为有趣,笔者将此处作为延伸阅读分享给大家。
1590年,荷兰人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复式显微镜;1609年意大利的伽利略发明了第一台天文望远镜;1678年,英国的胡克发现了胡克定律;1687年牛顿定律问世……但是这些成就很快便在当地没落了,真正传承下来的只有德国。
做光学镜片的卡尔・蔡司、完成了大部分光学成像设计理论的恩斯特·卡尔·阿贝和做玻璃的奥托·肖特组成了绝配,在德国耶拿(Jena)成立了蔡司公司。德国的精密光学便从这开始迅速发展起来,他们也成为了现代系列光学的鼻祖。
二次大战后,德国被分为东德和西德,耶拿划归为东德。美国在东西德快分开之前,从耶拿转移了一批科学家,至此,美国光学工程开始发展;苏联占领了东德,将东德的光学技术转移到了苏联的列宁格勒(现在的圣彼得堡),成立了光学研究院,苏联的光学工程也开始发展;尼柯尔(尼康的前身)聘请几名德国光学技师,成立了日本第一家光学企业,开始生产镜头。
而我们其实也算是一脉相承。“戊戌变法”之后,清政府派出的留学生正是留学德国,带回了德国光学思想,撰写著作、开办兵工厂、组建教学课堂,形成了现代中国光学体系的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