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商务部发布《关于<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修订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拟将新增7项禁止或限制出口的技术。其中,“激光雷达系统·车载激光探测及测距系统技术”赫然在列,将激光雷达系统列入限制出口技术目录,在激光雷达系统的条目下,其控制要点是“车载激光探测及测距系统技术”。这意味着我国狂飙突进的车载激光雷达产业,现已占据制高点,拥有话语权,具备对美国采取技术反制、卡美国脖子的实力。
适时亮剑:我国激光雷达关键技术将限制向境外转移
众所周知,车载激光雷达是实现高阶自动驾驶所不可或缺的智能传感器,被称为高阶自动驾驶汽车的“千里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技术出口是指从我国境内向境外,通过贸易、投资或者经济技术合作的方式转移技术的行为,包括专利权转让、专利申请权转让、专利实施许可、技术秘密转让、技术服务和其他方式的技术转移。也就是说,凡是涉及向境外转移技术,无论是采用贸易还是投资等其他方式,均要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的规定。
限制激光雷达技术出口,意味着倘若有外国企业或机构欲收购我国的激光雷达企业,或者我国的激光雷达企业欲赴海外投资,均需向省级商务主管部门申请技术出口许可,商务主管部门收到技术出口申请后,会同科技主管部门进行审查。
简而言之,我国将限制通过贸易、投资等方式向境外转移激光雷达先进技术,避免国外企业或机构获取我国独有或占据优势的激光雷达关键技术。
科研亮眼:60年前我国成功研制世界首部激光雷达样机
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精确制导领域的开拓者、战略科学家陈定昌成功研制出世界第一部激光雷达样机。
1963年,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高材生陈定昌顺利毕业,分配至国防部五院二分院(现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其后历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二院院长、二院科技委主任,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即已开展对激光雷达的科研与探索。其时,我国杰出科学家钱学森提出著名的“激光之问”:激光能不能做一个信号源,像无线电一样,也能做各种各样的探测和制导应用?这个“激光之问”最终交由国防部五院二分院的青年科研工作者陈定昌率团队攻关落实。
当时,被任命为项目组长的陈定昌年仅20多岁,他率领科研团队夜以继日开展深入攻关与大胆探索,以创新为利刃披荆斩棘,终于克服重重困难,成功研制出世界上第一部激光雷达样机,发展了中国第一部全反射式激光雷达,比美国林肯实验室领先多年。
可惜在激光雷达民用领域,我国长期处于空白。
直到2013年,我国车载激光雷达产业开始起步。
业绩亮丽:我国车载激光雷达产业化遥遥领先于美国
弹指一挥间,时光之河流淌到了2013年。从该年伊始,我国以禾赛科技、速腾聚创为代表的车载激光雷达企业初创起步,并迅猛发展,自主研发出一系列颇具竞争力的车载激光雷达产品,国产车载激光雷达产业由此步入狂飙突进的快车道。
由于我国拥有比美国更广阔的汽车市场,我国的造车新势力等新兴车企更具有创新精神,我国的消费者更能拥抱新事物。归根到底,我国比美国更适合车载激光雷达产业跨越式发展。
在美国激光雷达鼻祖Velodyne发明车载激光雷达之后长达十多年时间里,其出货量提升一直缓慢,2021年才达到1.5万台。
而我国企业速腾创聚车载激光雷达年产能已达百万台,禾赛科技目前的车载激光雷达单月出货量已逾1万台。显而易见,我国车载激光雷达企业已在世界舞台上展现出强大的市场潜力与强劲的技术实力。
在车载激光雷达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方面,比拼的是关键技术的创新,另一方面,至关重要的是,比拼在满足技术需求的前提下加速产业化进程。
2022年11月8日,美国激光雷达上市公司Quanergy宣布当日收盘后暂停交易,纽约证券交易所决定对该公司启动退市程序。
就在Quanergy宣布退市前不到48小时,美国激光雷达企业Velodyne与Ouster两家上市公司宣布合并,合并后市值仅为4亿美元。
而在2022年10月,创立24年的车载激光雷达企业Ibeo发布公告,德国汉堡法院已经批准其启动破产程序。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车载激光雷达企业捷报频传,产销量和订单数迅猛跃升。充足的数据充分地说明,我国车载激光雷达产销量更大,成本更低,规模优势更明显,产业化进程遥遥领先于美国等西方国家。
全球知名市场研究与战略咨询公司Yole Intelligence近期发布《2022年汽车与工业领域激光雷达报告》。该报告称,中国在全球汽车激光雷达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来自中国的汽车激光雷达供应商成为这一领域的佼佼者。该报告统计了包括全球十余家头部企业在内的激光雷达研发制造商在汽车和工业市场应用的份额占比情况,2018年到2022年,中国的汽车激光雷达供应商占据前装定点份额的50%,大幅领先于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等拥有车载激光雷达企业的西方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