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为搭载麒麟9000S芯片、采用7纳米先进制程的mate60pro手机成功突围出圈,一时之间火出天际,成为让国人为之欢欣的科技界一大盛事。四年以来,华为面对美国打压与围堵,果断绝地反攻,执着攻坚克难,坚持自主创新,终于迎来mate60pro手机火爆突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华为mate60pro手机顺利突围,为国内电子测试仪器行业破局高端电子测试仪器“卡脖子”难题,提供了颇为珍贵的参考与借鉴价值。
国内电子测试仪器行业,破局高端电子测试仪器“卡脖子”难题,从华为mate60pro手机的惊艳出圈之中,当可获取以下颇具意义的有益启示。
启示一、思路决定出路
面对美国打压与围堵,华为毫不退缩,而是挺直脊梁,决意背水一战,毅然决然求变。
华为在既有业务基础上求变出新,成立“军团”。2021年,华为正式组建五大“军团”,推动5G加速走进工业场景;随后又相继成立10多个“军团”。
其时,任正非在五大“军团”成立大会上慷慨激昂地发出呐喊:“和平是打出来的,我们要用艰苦奋斗、英勇牺牲打出一个未来三十年的和平环境,让任何人都不敢再欺负我们。我们在为自己,也在为国家。为国舍命、日月同光、凤凰涅槃、人天共仰。历史会记住你们的,等我们同饮庆功酒那一天,于无声处听惊雷。”
果然“思路决定出路”,华为的果断求变变出一份亮丽答卷,变出一盘耐看业绩:
华为2022年财报披露:在运营商业务领域,华为实现销售收入2840亿元人民币;在企业业务领域,华为实现销售收入1332亿元人民币。
由产业维度分析:华为ICT基础设施业务呈现稳定增长态势,营收达3540亿元,数字能源营收为508亿元;华为云业务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实现营收453亿元。
更让国人倍感欣喜的是,华为于近期变出一款让国人眼前一亮的“争气机”——mate60pro:搭载麒麟9000S芯片、采用7纳米先进制程。
启示二、自主创新为本
于无声处听惊雷,搭载麒麟9000S芯片的华为mate60pro手机惊艳亮相,给国人以无限想象空间。
华为Mate60Pro手机超过1万个零部件已经实现国产化,华为成功突围,充分说明自主创新大有可为。
据供应链消息透露,华为Mate60Pro手机的国产化率高达90%以上,这是有史以来国产化率最高的一款手机。这一信息彰显了华为在自主研发和生产方面的突出成就。
华为Mate60Pro手机的国产化率显著提升正是华为矢志不移坚持自主创新的成果体现。多年以来,华为一直致力于提升自主创新水平,通过自主研发与生产,成功实现了国产化率的大幅提升,进一步减少了对外部供应链的依赖。
为了切实提升自主创新水平,华为坚持不懈每年投巨资于自主研发。
华为轮值董事长孟晚舟表示:华为的真正价值在于长期在研发上的投资,所沉淀和积累起来的研发能力、研发队伍、研发平台,这才是华为构建长期、持续竞争力的核心。
2018至2022年五年以来,华为累计研发投入高达6792亿元人民币之巨,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长期逾越10%大关;2022年更是高达25.1%,华为该年不惜血本,将其四分之一的营收1615亿元慷慨投入自主研发。
华为Mate60Pro手机的成功突围为我国电子测试仪器行业树立了榜样。它不仅展现了我国手机品牌在技术研发和生产制造方面的自主创新能力与自主研发实力,也为我国电子测试仪器产业升级、破局高端电子测试仪器“卡脖子”难题提供了颇具价值的参考与借鉴。
高端电子测试仪器“卡脖子”技术,靠“山寨”仿不来,靠化缘要不来,靠花钱买不来;唯有自主创新,才是破局高端仪器“卡脖子”难题的不二法门。
谁牵住了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谁便能抢占先机,成功出圈,胜利破局。
启示三、人才决胜未来
二十一世纪的企业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为了决胜未来,华为高瞻远瞩地储备高端人才,面向全球广发”英雄帖“,不惜重金网罗顶尖技术类人才,千锤百炼锻造卓越管理类人才。
华为于2019年开始发起“天才少年”招聘计划,旨在吸引顶尖技术人才,要求在数学、计算机、物理、材料、芯片等相关领域有特别建树并有志成为技术领军人物。
该年7月23日,华为公布了8名“天才少年”的薪酬方案,这8名“天才少年”均为应届博士毕业生,薪资采用年薪制。其中有4名博士年薪为89.6万-100.8万人民币,2名博士年薪为140.5万-156.5万人民币,2名博士的年薪高达182万-201万人民币。由是观之,华为部分“天才少年”的薪酬,堪与一些500强企业的CEO薪酬相媲美。
任正非表示,华为要建立一个自己的高端人才储备库,只要是优秀人才都可以进来,包括非边界内专业的人才愿意到边界内来工作,我们就愿意要。我们朝着假设的方向,不断探索,不断储备。我们是储备人才,最终储备出自己的人才库。当然,高端人才全部是指技术方面。
而对于卓越管理类人才的培养,任正非则有其独到见解,他表示:管理类的干部走垂直循环、在实践中逐步成长的道路,没有层层的实践成功经验积累,很难有破格提拔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