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前面几期针对能量管理策略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制约能量管理策略的一个显著的因素是驾驶路况识别。如何合理的、及时的识别驾驶路况,决定了大量的控制算法能否实时应用的问题。当前一些成熟的市售车型,例如Sonata PHEV、Prius PHEV、Accord PHEV、比亚迪秦PHEV等,通过设置一种“EV/HV”模式主动切换按键,由驾驶员对可预见性的行驶工况进行主动的模式选择和模式切换,那么车辆将尽可能的按照高速工况运行以发动机为主的模式、节约电能用于城市行驶;城市工况运行以电机为主的纯电动模式、减少发动机的频繁起停以实现较高的能量利用率。通过这种人为的干预和预判,通常能够实现较高的能耗提升(例如运行UDDS+US06复合循环工况,Sonata PHEV能够实现EV/HV主动切换后约10.2%的油耗降低)。
除了驾驶员主动闭环车辆控制策略外,随着ITS智能交通系统的普及,通过将行程信息和驾驶风格结合起来,获得车辆最佳的行驶路线和速度曲线,以引导驾驶员以最小的能量消耗方式进行行驶,同时使车辆按照最合理的能量分配方式进行运行,使得能量管理策略与智能网联化结合,自动、实时、智能的识别路况并进行合理的能量分配,从而使得真正意义上的“人-车-路智能协同”成为了一种可能。
四、小结和展望
本文介绍了测试评价过程中发现的一些能量管理策略的应用,我们可以初步得到下列三个观点:
■ 考虑驾驶风格的纯电动汽车能量管理,将踏板控制特性与动力输出特性进行结合,兼顾了动力经济性输出的同时,进一步兼顾了车辆的驾乘感受。
■ 通过多档化电驱动系统的合理设计,P2构型混合动力系统提升了EV模式的利用率,平滑了发动机工作状态,降低了对电机系统高速化、高功率密度化以及NVH的要求。
■ 通过协同信息的能量管理,进一步实现了智能化的路况识别和模式划分、能量分配过程,对于进一步提升车辆能耗表现,有着深远的意义。并且在此基础上,能够进一步实现智能化、网联化技术在新能源汽车平台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