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天怀,清华大学精仪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迄今共承担20余项国家、省部或企业项目,获国家级科技奖励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0项,国内外发明专利近20项,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丁天怀老师近照
1970年3月,丁天怀老师于清华大学精仪系本科毕业,留校后在精仪系工厂进行了十年的生产和科研工作。八十年代中期,曾被学校派往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学习智能仪器2年。回到清华后从事教学、科研与学生管理工作。曾任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仪表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岁月如梭,丁天怀老师已经扎根精仪领域近57年。现在虽已退休,但他忙碌的身影仍未从9003大楼消失。今天,让我们一起分享丁天怀老师不同人生阶段的精仪故事,感受属于他的“精仪缘”。
非常时期求学路
1964年,丁天怀老师从江苏省中部黄海边的一个小村庄考入精仪系。在他入学半年后,精仪系9003大楼的主体框架便落成了。他和本系同年级同学一起参与到大楼的空调通风系统的安装工作之中,一边上课学习基础知识,一边在实战中积累实践经验。一年后,学校在该年级4个班实行半工半读的试点,学制也由原定的6年改为5年半。他在大一、大二2年里只完成了高等数学、物理、化学、力学、制图及第一外语等基础课的学习,专业课还为没开始就"文革"了。但他深知上清华的不易,肩负着报效国家的使命和父老乡亲的重托,即使十年文革非常时期,也坚持不忘学业、通过自学和结合工作需要完成了精密仪器专业培养计划中的后续课程,为未来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甘当“新工人”
1970年从清华毕业后,丁老师留校至清华9003工厂(亦称校办工厂)当“新工人”,在生产劳动中接受工人阶级再教育。当时的9003工厂主要在国防领域进行精密仪器研制与加工,有一批手艺精湛的老师傅和毕业多年业务能力拔尖的教师 ,加工设备也较先进。这些都为丁老师提供了 “干中学”的好机会,收获了书本中无从习得的技术本领,也通过实践夯实了理论基础 ,积累了从“跟着干”,到“独立干”进而能“领着干”的经验。在这十年里,他参与了当时两大半导体设备——分步重复照相机(简称分步相机)和自动对准投影光刻机(简称光刻机)的生产和研制。
那时,精仪系的分步相机曾在全国许多半导体器件生产厂家发挥过大作用。获得过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奖。丁老师则承担过生产过程的盯加工、安装调试和用户培训班讲课任务。从工人师傅,老师那里学到了许多设计、工艺和装调的技巧。尤其是去用户现场调试设备时,由于他平时注意结合分步相机电路图,认真学过数、模电路,总结出几十条故障典型案例,在班培训班上给学员讲过,练过,到现场能较快地完成任务,让用户对实测结果满意。回想起这些经历,丁老师觉得受益匪浅——正是这种反复实践,磨练出了他精益求精的作风,也体现了精仪系“精”的特质。
丁老师曾全程参与1981年获北京市科技一等奖,被称国内第一台光刻机的研制。组长是徐端颐老师,其他成员也都是曾经参与过分步相机研制,经验丰富的老师。当时国内还没有光刻机研发的先例,具有很大挑战。这个过程中,丁老师得到了更严格、更全面的锻炼。作为副组长,不仅要协助组长协调与合作单位的关系,还具体承担了气动自动调焦方案的落实。丁老师通过查阅国、内外资料,了解到三门峡中原量仪厂有引进日本技术的气动测微仪,建议去调研。经同意 ,前往做了一周时间试验,估计有成功的可能后 ,便请厂家带着试验装置来清华共同确定了最终方案。研制工作中,他还总结了气动膜盒设计和自动调焦技术。在清华大学70周年校庆作了题为“图像自动对准技术在光刻设备中的应用”的学术报告。相关外文翻译资料也被当时的半导体设备杂志刊登。
回望丁老师这段“新工人”经历,充满了坚持实干中提升能力的艰辛。每一次成功的背后,都是知识与实践的先行铺垫。这也为他后来出国深造打下了基础。
访谈中他希望青年学子们,不管头顶上是什么帽子或光环,都要抓紧学、踏实干,多积累,到了需要的时候,才能有给力。
出国“深造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