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不少行业受到冲击并造成损失。不过,正所谓“危”与“机”永远并行,期望“后疫情时期”带来更多的是思考、防范、机遇与发展。
这些年想必小伙伴们有一种直观的感受是“中国制造”的国际影响力正在淡化。此次受疫情和国际复杂因素的双重夹击,或许也恰恰是改善中国制造产业在全球供应链体系处于中低端地位的机遇。加快国际产能合作,推动更多中国中高端制造业加快“走出去”的步伐,优化供应链布局,提升全球资源的调配能力。已复工复产的企业提升产能,将疫情对国际上游零部件的需求“供给”不足的影响降低。疫情同时也降低了中国供应链对进口和外资的依赖程度,重构中国可控的供应链。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中低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国外转移过程中,也必将有新兴创新产业填补转移出的制造产业空缺。例如,线上远程经济,是否一部分人经过疫情适应了“宅经济”的发展,疫情需要的非接触式配送与之匹配的新的物流供应链智能化体系,医院呼吸科等具有传染性科室检验消毒等特种机器人的需求等等。具体而言,此次疫情将对哪些电子行业产生积极的影响呢?小慕整理收集了一些典型应用。
智能机器人拔得头筹
为了将感染的风险降低,在一线工作中投入智能机器人取代部分人力是一个非常好的思路。国内的广东省人民医院引入了配送机器人送药品,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通过问诊机器人对疑似患儿进行了床边会诊和远程查房。还有一些医院引入了消毒物流机器人,完成医院发热门诊、隔离病房、传染病科和ICU的耗材、药品配送以及消毒工作。
图片来源:钛米机器人官方微信
此外,机器人在疫情随调,疫情宣讲等方面也可以提供支持。例如阿里巴巴达摩院用5天时间推出的智能疫情机器人,借助语音识别、语义理解、自然语音合成等技术,机器人能够准确理解人类语言,并从智能知识库获取信息,反馈给通话人。通话双方可以有多轮对话,部分一线人力得到释放。
在一线的消毒、穿衣、运输、面对面问诊这些“危险”的事情,替代人工的机器人都有用武之地。
智慧物流成为大势所趋
根据人类抗击传染病的经验,“隔离”被视为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手段。在新型肺炎确诊和疑似病例仍在持续增长下,每一次面对面的接触都增加了被传染的可能性。而如今网购、外卖等可以说是我们现在很常见的行为,因此,针对医院地区的送餐,通过取餐柜等无接触设备送达,多家本地生活服务平台推出类似举措,比如苏宁、肯德基等都有无接触配送服务。
但这毕竟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其实“智慧物流”才是解决的关键。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发展,智能物流装备及智能化运力、物流供需匹配平台、跨界企业等进入发展快车道,现代物流业正进入一个由技术驱动的智慧物流时代。
“无人配送”机器人在武汉街头行驶,图片来源中国日报记者拍摄
除资本市场外,越来越多的物流巨头以物流科技产业基金、集团研发投入等形式加紧布局智慧物流,其背后是对智慧科技驱动行业降本增效的高度期待。在仓储智能化设备方面,积极建设智能化仓库,重点聚焦搬运、拣选和分拣、码垛机器人以及自动拣选及皮带输送搬运机器人研发;在智能物流配送设备研发方面,重点生产研发无人机、送货机器人、智能柜等最后一公里智能化配送设备。
未来,中国物流行业有望进入全方位的无人化时代。
主打“非接触”应用的无人机大显身手
在此次抗击疫情的各项举措中,无人机在物资配送、防疫消杀、高空照明、远程测温、抗疫宣传等应用中都起到了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