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首届粤港澳大湾区高端科学仪器产业发展论坛在广州高新区、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举行。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高端科学仪器产业促进会筹备工作宣告正式启动,并将成立粤港澳大湾区高端科学仪器创新中心,集聚三地创新资源攻克“卡脖子”工程。同时发起《关于支持高端科学仪器产业发展的建议书》。
目前,我国高端科学仪器基本全部依赖进口,高端科学仪器如何尽快实现国产化,实现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已是涉及国家战略需求、高端研究生产的“卡脖子”问题。
粤港澳大湾区高端科学仪器创新中心拟采用“政产学研用金”发展道路,新建6个创新平台:产业研究院、技术研究院、企业孵化器、人才培养基地、应用示范中心、科普教育平台,将汇聚港澳及国内优势资源,实现高端科学仪器产业集聚。
当天与禾信现场签署产学研合作协议的有3家单位,以及签署创新中心进驻意向的也有3个项目。“其中两家为研究机构,两家应用单位,两家为仪器零部件企业,创新中心的建设准备工作刚刚开始。”
按照建设方案规划,创新中心在产品研发领域将以质谱仪器开发为主线,重点攻克激光器、离子源、真空系统、数据采集等关键核心技术,并带动上下游共性技术的发展;在应用领域,重点突破高端临床诊断、水土气在线监测、农药残快检等高端科学仪器关键核心技术,开展环境保护、高端医疗器械、食品安全、航空航天等领域所需高端科学仪器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
香港浸会大学教授、原香港质谱学会理事长蔡宗苇表示,在该领域,香港的基础研究起步较早,国际化程度高一些,但产业化条件不足,仪器制造企业不多。其中仪器的过境问题是两地迫切希望打通、便利化的热点,“希望香港学界能用上内地最尖端的科学仪器。”